第五百四十九章 救疫河南(十二)

    第五百四十九章 救疫河南(十二) (第2/3页)

本与先生无关,然则先生甘冒风险,亲赴险地,如此精神,着实让刘锡命感动不已,我大明朝若是多几个像先生这样的人,天下何愁不治。”

    吴有骇的赶紧起鞠躬,“不敢如此,不敢如此,草民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当不得中丞如此夸奖。”

    “先生不必惊慌”,刘锡命见状赶忙笑着将他扶起,“本官所说都是心里话,如先生这般高义之人,本官还要向陛下请功呢。”

    不等吴有客气,刘锡命再次解释道:“至于防疫一事先生也不用担心,虽说刘某对于格物一道颇有研究,但是疫病毕竟是大事,本官麾下有名医姓顾名南,这防疫药物等事都是他在作,先生若是有意,不防随本官一同,到时你二人正好交流一番。”

    “如此,便多谢中丞”,吴有大喜过望,赶忙躬行礼。

    此时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吴有还不知道,正是因为自己的医者仁心,在见识了刘家村医房从新建立的现代医学体系之后,他也投于此,并因此成为了后世防疫学的先祖。

    其所著的《瘟疫论》成为后世医学的经典之作,从而名声大噪。

    ~~~

    如同吴有一样沉浸在幸福的烦恼中的还有陈子龙。

    十三年二月刘锡命的手书到了以后,陈子龙左思右想,加上有柳如是撺掇,眼见守孝期满,他便轻装简行,一路朝河南而来。

    他到河南的第一站自然是好友黄宗羲治下的汝宁府确山县。

    然而正如黄宗羲在信中所说,经年以来,流寇肆虐中原,汝宁府地处河南、湖光和南直隶交界,革左五营、张献忠等人更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此前汝宁府几任知府、知县都因城破被杀,眼下更是连汝宁府知府位置都空着的,着实没人敢来上任。

    好在黄宗羲也不是一般人,他才到任确山,便凭借着手腕和名望收服了确山的官绅,借此得以控制住确山军民,勉力在流寇的冲击下保住了城池不失。

    按说这种形应该撑不了多久,但是好在刘锡命主动给他提了个醒,窦玉泉等人就在汝宁府旁边的南阳府任职,若是事有不协,他可以到邓州等地求援。

    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在革左五营再次大举来攻之时,黄宗羲只得向邓州知州窦玉泉求援。

    结果窦玉泉也不含糊,虽然没有河南巡抚的军令,地方官兵不许擅动,但是邓州凭借的可不是官军,而是数营刘家自己组建起来的人马,号称是邓州民团。

    就这样,当革左五营的老回回马守应攻城正酣之时,邓州民团近万人马突然杀出,将革左五营当场打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