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临时方案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临时方案 (第2/3页)

    过得片刻,只见郭淡从门外走了进来,他向在坐的老爷们行得一礼。

    王锡爵道:“有劳郭顾问了。”

    “此乃在下分内之事。”

    郭淡微微颔首,又看向身后二人。

    只见那二人立刻将一张纸挂在正前方的屏风上。

    李三才他们凝目看去。

    这画得都是一些什么狗屎。

    太难看了。

    郭淡来到屏风前,歉意一笑:“是难看了一点,但是时间紧迫,没法将其制作精美,各位大人多多包涵。”

    王锡爵若有所指道:“难看不打紧,有用就行。”

    “多谢大人海涵。”

    郭淡拱手一礼,又道:“不瞒各位大人,其实在是否承包的问题上,我曾犹豫许久,而我之所以提出承包,就是因为我认为我朝的预备仓制度,较比起历朝历代来,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且可以持续性。

    所谓得预备仓,就是当发生灾难时,借粮食给百姓,等到灾情过后,百姓丰收之时,再加上利益还给朝廷,这比单纯得救济可是要高明许多。

    那么为何预备仓已经渐渐失效,其中最大得原因,自然就是因为宝钞,但是如今已经没有必要再提及这事。”

    这说来也真是很讽刺,这大明宝钞可真是害大明不浅啊。

    自太祖到正统这期间,朝廷都是花“钱”来购买粮食,存储在预备仓,而这“钱”就是大明宝钞,光凭这一点,那就注定失败。

    懂得人都知道在没有律法和技术保证得情况下,这其实就在掠夺百姓。

    而如今大明宝钞早已经被废了,又何必再揭自己的伤疤。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原因。”

    郭淡目光一扫,道:“我就不一一赘述,相信各位大人也都知道,并且也在之前提及过,我今日主要是从运营的角度来分析。”

    说着,他指向那张纸,道:“朝廷、预备仓、百姓,这就是整个预备仓得体系,而启动机制,就是天灾。首先一个弊端,就是预备仓制度,使得朝廷直接面对百姓。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整个制度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李三才问道:“此话怎讲?”

    郭淡笑道:“我看过关于预备仓的一些记录,发现借出去的许多粮食,并未得到归还,导致预备仓入不敷出,久而久之,预备仓内便只剩下老鼠和老鼠屎。

    在这种情况,朝廷必将陷入进退维谷得境地,是逼迫百姓归还粮食吗?可朝廷的初衷不就是救济百姓吗?如今又逼得百姓家破人亡,那当初又何必去救呢?”

    李三才道:“这只不过是少数。”

    “很不幸的是,这是多数。”

    郭淡笑道:“当然,这其中肯定也有猫腻,比如说有些人假借百姓之名,去谋取预备仓的粮食,导致变成一笔笔烂账,但问题在于,朝廷没法去逼迫百姓还钱。”

    张鹤鸣讽刺道:“朝廷确实不能将百姓逼得家破人亡,而你们商人就经常这么干。”

    郭淡笑道:“商人也很少这么干,因为大多数商人根本就不会借,真正愿意借的,是那些地主。商人的做法,是先判断对方是否有能力归还,然后再决定借不借。”

    李三才道:“若是这么做,那还能叫赈灾吗,这就是在趁火打劫,可是这人命关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