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冤家路窄

    第九百零六章 冤家路窄 (第2/3页)

料后果,而且这极有可能会引发动乱。”

    王锡爵道:“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以前我们就是顾虑太多,导致一事无成,陛下说得没错,之前我们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回他是坚定的支持皇帝,因为他之前几番推动改革,想了各种办法,但都然并卵,一次次失败,也令他开始有些极端化。

    他真的觉得,不这么干,就不可能推动改革。

    而国家确确实实存在这非常多的问题,急需改革。

    许国看了眼老伙计,心知他这些年受到的委屈,倒也不想跟他争,于是看向申时行。

    申时行沉默少许,才开口道:“其实陛下也是用心良苦啊!上回改革,陛下对于我们内阁可是给予厚望,但结果是我们令陛下失望了,然而,陛下也并未责怪我们,也体谅我们的苦衷。

    故此,陛下这回才成立参政院,恪儿作为院长,衡儿作为副院长,但他们毕竟年纪太小,不可能扛得起这大梁,这后面还得我们来推他们一把,但是他们又没有我们这么多顾虑,又可以为我们减轻不少顾虑。”

    许国稍稍点了下头。

    申时行这一番话,说得非常委婉,但也暗示,自己将倒向皇帝。

    因为万历的这番改革,其实也是他们一直以来得抱负,唯一遗憾的是,他们不能亲自出面,还得借自己的后辈来推动,但这不怪万历,只能怪他们自己,又想要一展抱负,可又顾忌自己的名誉。

    他们内心其实感激万历的。

    .....

    司礼监!

    “哟!是方尚书呀,稀客,稀客。”

    张诚出得门来,见到方逢时,连连拱手道。

    “有礼。有礼。”

    方逢时回得一礼,又急忙忙问道:“內相,我前些天不是递了一道奏折上来吗。”

    张诚愣了下,道:“是,咱家想起来了,方尚书要告老还乡。”

    方逢时听得就想哭,“我那时是病糊涂了,那...那道奏折还没有递上去吧。”

    张诚道:“早就递上去了,这方尚书的事,咱家可不敢耽搁。”

    “......!”

    方逢时顿时是一脸绝望。

    他是真的想告老还乡,他早就想走了,只是因为他之前判断还有一仗打,故此就多留了一年,可哪里想得到,还打了两仗,而他都完美错过,兵部都没有参与。

    于是他今年是下定决心回家养老,于是就上奏万历,告老还乡,但偏偏又闹出这事来,这时候上奏请辞,那皇帝会怎么想,我这里推动改革,你竟然辞职,你这是要跟我对着干。

    方逢时可不想晚节不保,还连累子孙后代。

    张诚又道:“不过陛下没有批,陛下希望方尚书继续留在朝中。”

    万历表面上好像是要废掉整个朝廷,但实际上并不是,他还是将他信任的大臣全部都留下,并且让内阁在后面推动,可见徐姑姑料想得没错,皇帝不是要一头扎向资本,而是要采取一种新得平衡。

    方逢时听得眼泪都快流了下来,赶紧要回奏折,然后就跑了。

    这老头真的很可怜!

    时机总是不在他这边。

    .....

    武清候府。

    “呵呵...!”

    李高在得知今日朝会发生的一切,不禁呵呵笑了起来。

    陈胤兆纳闷道:“侯爷,你这时候你还笑得出?”

    “你有所不知,之前我也被吓坏了,以为陛下会有什么绝世妙计,不曾想就仅此如此,呵呵!”

    “仅是如此?”

    陈胤兆问道:“这还不够吗?”

    “当然不够啊!”

    李高笑道:“这税要是如此轻松就能够收上来,那还需要陛下开口吗?当初张居正就给收上来了,你看张居正当初改革,可也未针对那些皇亲国戚,地方士绅,因为他知道,这税他就收不上来,这么做的话,只会导致他的改革失败,就连张居正都收不上来的税,凭那几个小娃能收上来吗?”

    陈胤兆道:“但是侯爷莫要忘了郭淡,他在河南四府可就废除免税特权。”

    李高道:“那是因为郭淡给他们带去更多的财富,但天下那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