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双喜临门

    第九百一十四章 双喜临门 (第2/3页)

公平。”

    一听这话,就知来自卫辉府,语气中是充满着骄傲,如今卫辉府就是大明最富有得州府,不管是哪个方面看,都领先于其它州府。

    曹恪微笑地点点头道:“魏知事言之有理,不管怎么说,这理都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我们问心无愧。另外,此番改革的受益者其实是要远远多于受害者的,可为何我们看见到的都是困难和阻碍,这皆因我们的声音还不够大,以及能够看透此中利害的都是受害者,普通百姓不见得能够看明白。”

    魏升稍稍点头。

    曹恪又继续道:“故此我们不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那些士绅身上,正如各位方才所言,我们在他们面前连交谈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应该争取受益者的支持。”

    副院长王衡道:“这可能只对市民有点用,但各地乡民都听他们的,且大多数百姓都是乡民。”

    曹恪道:“那是因为他们被所知甚少,故而容易被蒙骗,我们想个办法,让他们知道真相。”

    王衡立刻道:“院长指得可是报刊。”

    “正是。”

    曹恪点点头,道:“关于报刊,其实我大明财政顾已经多次使用,并且好几次取得奇效,可他的成功,并非是完全依靠于报刊,而是因为他刊登的文章都是非常直白,将每一文钱都讲述得非常清楚,让人觉得这是面对面在交流,而非是在看一篇文章。

    即便是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一听也都能明白过来,而这些百姓就是受益者,故此我们也必须用坦诚、直白、简单的方式告诉百姓,谁能从中受益,谁又会受到伤害,并且要让那些百姓清楚的知道,改革前他们需要交多少税,改革后,他们需要交多少税。这样我们就能够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王衡道:“这么做倒是可以,但是他们控制着许多土地,而百姓又必须依附于土地,想要凭此取得奇效,我看也是非常难,郭顾问能够成功,在于他所面对的人多半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少量的商人。”

    “这倒是得。”曹恪点点头,又道:“可这种事不能急于求成,得步步为营。”

    根本原因还是百姓无法离开土地。

    而关于这一点,以前就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战争,重新洗牌,然后将土地分给百姓,故此参政院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饶是皇帝也解决不了。

    这还得需要郭淡来解决。

    这其实也是属于技术问题。

    一诺牙行!

    等到郭淡的嘴角好了,徐姑姑也终于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这样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道歉是不可能的。

    郭淡心如明镜,但也没有在意,这都是碗里的肉,她未必还跑得了。

    只不过目前有许多事要做,郭淡一时也抽不出身来入赘,他甚至都来不及去跟寇守信谈谈。

    “咦?这文章风格似曾相识啊!”

    郭淡看着手中的生活日报,略显疑惑道。

    对面坐着徐姑姑将报纸放下,道:“这满篇得数据,不都是学你的么。”

    “这混蛋。”

    郭淡骂得一句,“我这才刚刚撇清关系,他们又学我,这又会让人怀疑到我头上来。”

    徐姑姑笑道:“你现在还怕他们?”

    “为何不怕?”

    “这么多钱投入到股份中,你若有任何闪失,大家可都没有好日子过。”徐姑姑微微笑道。

    妖精!就凭你这一句话,我还非得收了你。郭淡轻咳一声:“有些话说出来,那可就多余了。”

    徐姑姑莞尔,又道:“但这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郭淡问道:“不知居士有何建议?”

    徐姑姑沉吟道:“天下土地皆在他们手中,你虽有实力与他们抗衡,但若太分散了,也是难以成功,我的建议就是集中你的财力一个个州府去解决,以你的实力,对付一个州府,还是比较轻松的。”

    郭淡点点头道:“居士与我想得一样。”

    徐姑姑道:“但是具体怎么办,还得运用你的商业手段啊!”

    “稍等。”

    郭淡站起身来,来到办公桌前,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来,又来到沙发前,递给徐姑姑。

    徐姑姑接过一看,是一张数据表格,她看了一会儿,摇头困惑道:“这......!”

    郭淡笑道:“抱歉,这只是草稿,写得不是很详细,这上面是佃农主收益,而下面是雇农主的收益。其中佃农模式是粮食与粮食之间的交易,因为佃农每年都是将种出来得部分粮食交给佃农主,而雇农主收益是货币与粮食的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