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我确实证明了BSD猜想

    第十九章 我确实证明了BSD猜想 (第2/3页)

再去爷爷奶奶家。

    这时,对面801房间的门也正好打开。

    “庞教授,这么巧,你也出门啊。”齐昕看到庞学林,巧笑嫣然道。

    “你好,齐……齐昕,好久不见!”庞学林想了半天,才回忆起自己这位美女邻居的名字。

    在三体世界待了三个多月,他对齐昕都快没印象了。

    “好久不见?”齐昕微微一愣,“我们昨天不是见过吗?”

    庞学林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有些尴尬地笑道:“不好意思,我记错了……”

    “……”

    齐昕都不知道该怎么回了,难道所谓的天才都这么古怪吗?

    和齐昕聊了几句,两人一同下楼,各自告别。

    庞学林在食堂吃完饭,便驱车前往江城大学玉泉路校区退休教师公寓。

    说是公寓,实际上都是一栋栋小别墅,专门分给江城大学的一些资深的退休教授居住,庞学林的爷爷庞绍安,便住在这里面。

    庞绍安是江城大学数学系教授,师从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陈建功先生,从某种程度上说,算是当年世界数学三大学派之一江大学派(微分几何学派)的继承人。

    1952院系调整,江大数学系并入复旦,以陈建功和苏步青为首的大批江大师生入沪,由此中国数学界诞生复旦学派,一直延续至今。

    1956年,陈建功先生被调回江城,担任江大副校长。

    庞绍安也正是那时候考入江大,成为了陈建功先生的学生。

    毕业后庞绍安留校任教,到退休都没有离开过江大。

    庞绍安心中,一直有着复兴江大学派的梦想,只是江大数学系经过当年的院系调整,元气大伤,在国内数学界一直排不上号。

    再加上这些年国内数学界乱象丛生,庞绍安也就渐渐死心了。

    直到自己孙子庞学林从小便展现出超卓的数学天赋,庞绍安便将心思放在了庞学林身上。

    这些年,庞绍安一直不遗余力地培养自己的孙子,庞学林也没让他失望,从高中时期的IMO金牌,一直到博士毕业,在国际数学界名声鹊起,成为华夏青年一代最出色的数学家之一。

    如今庞学林返回江大任教,算是继承了庞绍安的衣钵。

    庞学林提着路上买的半个西瓜,进入庞绍安居住的小院。

    院内的葡萄架下,庞绍安正在和住在他隔壁的姚建中教授下棋。

    姚建中是理论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曾经和合作者确定了基本粒子顶夸克的质量上限,发现弱强电三种耦合常数在超对称框架下得到统一,奠定了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与探索新物理的基础,在国际上都有不小的名气。

    他和庞绍安是几十年的老友,两人一直在江大工作,退休之后没事做,便时不时和庞绍安下下棋,偶尔还会约上庞绍安夫妇出去旅游。

    看到庞学林进来,姚建中笑道:“小林,你可算来了,这段时间怎么样,回江大习惯不?听说老刘给你评了博导和教授,23岁的江大正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