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算盘

    第142章 算盘 (第2/3页)

这个村子里有没有木匠。里正看到有个军官来找自己,心慌的跟个什么似的。听说他是来找木匠的,送了一口气,亲自把李东升带了过去:“这个是我们村的刘木匠,手艺不错,周围人家的的家具都是请他打的。”

    李东升打量了一下他的家里,四个字: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刘木匠正躺在地上,是的,就躺在地上,连个床也没有。看到里正带了个军官过来,吓得一骨碌爬了起来:“不知里正跟这位军大哥找我何事?”

    李东升知道自己的衣服给人家的压力,乡下人基本都没有见过官,所以惊慌是正常的:“我找你做个东西。你看这个你能做吗?”

    刘木匠接过李东升递过来的一张纸,屋子里黑咕隆咚的也看不清,出了像是门的地方,在月光下,看了下道:“这个可以做,什么时候要?”

    “现在就做,我明天过来拿。”说完,扔下几个铜钱就走了,不是不想多给,怕给多了他害怕啊。

    第二天天一亮,李东升就来到刘木匠的家,刘木匠眼睛通红的在打磨呢。看到李东升来了,邀功似的把东西递过来:“大人,东西做好了。”

    李东升接过来,仔细的打量这个划时代的东西—算盘。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这是十分清楚的。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算盘一般认为发明是在元代,到明朝的时候才大规模的运用。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困难时期,计算原子弹的数据也是用算盘。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

    这个算盘就是用松木制成,由于比较匆忙,做工也比较粗糙。不过珠子倒是打磨的圆润,没有毛刺,李东升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