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难题

    194、难题 (第3/3页)

公路运输的事情。

    刚才郑军对他,看中了村里人打毛衣的技术,打算在村里设一个毛线制衣厂,专门为大公司加工毛线成衣。

    许有德还来不及高兴,郑军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村子太偏僻,运输是最大的难题。

    郑军也是实话实,这一路上他开车过来的,从市区到宏光村还好,都是平整的水泥路。

    可是从宏光村到许家坳的路就不行了,大部分是泊油路,估计年限有点长,有些地方坑坑洼洼的。

    而进入许家坳的盘山公路开始,全部都是黄土路,路又窄,弯度又大,实在考验驾驶员的技术。

    饶是他有十多年的驾龄,这一路过来也是提心吊胆的。

    假如玉兰考虑在这里开设加工厂,郑军认为首先要把公路问题解决了。

    可是一旦决定修路,那预算就得往上加,那么制衣成本相应就提高了。

    郑军是商人,考虑的首先是公司的利益,他认为公司考虑在这里建厂,无非是因为工资成本低,毕竟,在大城市里熟练的工人不好找,而且价格也贵得多。

    结果工资成本低是低了,运输成本却成倍增加了,互抵一下,利润点几乎没樱

    来之前,他已经预见了这结局,不过,玉兰重情,一定要走一趟,他就当陪玩了。

    许有德有点着急。

    虽然女儿帮忙拿到大笔的手工订单,不过,这种订单谁也不能保证是一次性的还是长长久久的。

    可是在村里建厂就不一样了。

    建了工厂不提对村里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影响,光是想一想自己家能够在其中获利多少,许有德的心情就无法平静下来。

    可是就因为运输不便,到手的肥肉要飞了,许有德不仅是肉疼,而是全身都疼了。

    他咬牙对郑军:“那我们先修路?”

    郑军端着粗瓷茶杯,但笑不语。

    许有德看他这样子,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还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服郑军,许母看不下去了,拉了拉他的袖子道:“你给自己揽什么事?你是村长还是族长?你做不了主,就找能做主的人去啊!”

    许有德恍然大悟,急切地和郑军打了声招呼就出门去了,看样子是直接找村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