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达成

    195、达成 (第2/3页)

德夫妇簇拥着一个五十来岁的干瘦的老头走上来,后面跟串葫芦似得跟了一大群人。

    郑军不放心地叮嘱玉兰一句话:“一会你在旁边看着就行,别随便接人家的话茬。”

    玉兰点点头,答应了。

    那个看起来很慈祥的老者就是许家坳的村长,也姓许,一双眼睛不大,看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出他这乡长当得还是很得人心的。

    许村长一眼就看到站在晒谷场上英气勃勃的男人,笑眯眯地伸手,道:“您就是许家的客人吧?鄙人是这个村的村长,欢迎欢迎,咱们这穷山沟里来一次贵客可不容易。”

    郑军经常与官方的人打交到,应付这样的场面游刃有余。

    两个人笑笑进了许家的厅堂。

    玉兰看见老村长身后围了一群人,自己这边就郑军和她两个人,玩味地挑挑眉。

    郑军却当村长后面那群人是一堆大南瓜,和许村长谈笑自如。

    村长后面的那群人不耐烦起来,不是来谈建厂的事情吗?

    你们两个人在打什么哑谜?

    咱们脑容量不够,完全听不懂。

    许村长无奈极了,本来想借着由头把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的,结果对面这子,看起来年纪轻轻的,比一般的老狐狸还难缠。

    无奈之下,村长道:“我们村里原先规划了一条到镇上的公路,修了一大半,如果能够继续把这条路修好,运输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郑军的手指在茶杯上轻轻摩挲,静静等着下文。

    果然,许村长看了郑军的笑脸,接着道:“现在村里也有一条公路通到外面,新的公路修不修,其实对大家没什么影响。”

    “不过,既然你们强烈要求修路,那我们修就是了,不过,这钱就不能由我们来出了。”

    郑军不接话,笑道:“这么吧,今这一趟我其实是不来的。不过,拗不过我这个妹妹。

    她们同学感情好,一直听她同学你们村里的人织毛衣的手艺不错,可是拿到镇上却卖不出价钱。就想着,我们家刚好有这个渠道,不定可以帮同学一把,这才来看一看。

    这一路上,是我自己开车来的,不瞒您,路实在太差了。我的车子比面包车大不了多少,还能勉强通行,要是再大一点的货车,我估计都够呛。

    您,这样的地方,万一真建了厂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