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随礼

    242、随礼 (第2/3页)

来吗?”陈安媛没看到李爱华夫妻就问玉梅。

    “外婆身体有点不舒服,我阿爹阿娘走不开,阿娘让替她道歉。恭喜你们呀,百年好合哦!”

    陈安媛关心地道:“外婆身体要不要紧吧?当然是照顾老人家更重要了,我阿娘肯定理解的。”

    玉兰把两个红包递给安媛,这是收到结婚请帖必须要随的礼,说了声:“百年好合。”

    安媛接过红包顺手递给身旁的伴娘,玉兰看见伴娘把红包上的名字和金额亮给文书看,等对方记录好了,才把红包丢进皮包里。皮包很大,包袋鼓鼓的,可见收了不少红包。当地的风俗是红包的多寡能够反映出主家的排面,红包收得越多,面子越大,演变到后来,但凡红白喜事,红包就了互相攀比的道具,且标准越来越高。

    什么礼轻情意重,什么量力而行,都是虚的。你若红包给的少了,收礼的一方心里就容易起疙瘩,哟,咱们的关系,这么点钱你也好意思出手,可见就是话说得好听,心里完全没把咱们当回事啊,算了,以后远着点吧。

    隔阂就此产生。

    有些人迫于无奈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借钱也得把礼随上,心里却恨恨地想:“没关系,等我买了新房子,等我孩子结婚了,这礼就能收回来了!”发完狠却发现,房子遥遥无期,至于孩子,还在孩子他妈肚子里。

    至于孩子他妈在什么地方?抱歉,我也不知道哇!

    然而按照标准包完红包就够了吗?

    非也,得按照发请帖的对象,分别随礼。

    这次陈安媛与蓝成林结婚,玉兰家一共收到三张喜帖。

    第一张请帖是陈振国夫妻发给本家兄弟陈力夫妻俩的,女儿结婚了,作为堂兄弟,你总得来吧?就算人来不了,礼总得到吧?

    这也是玉兰出现在婚宴现场的缘故,她是代替自家爹娘来坐席的。

    第二张请帖则是陈安媛发给玉梅,她们既是初中同学,又是好闺蜜,敢空手来参加婚礼,你是打算和我决交了?

    玉兰给的两个红包随的是这两张请帖的李。

    第三张请帖是蓝成林发给玉书夫妻的。玉书与蓝成林是同学、朋友、合伙人,好兄弟结婚你敢不来?

    因为玉书与何喜梅来的早,红包早就给过了,也就没有玉兰什么事了。

    当初玉书与何喜梅结婚的时候,婚宴是当地最高规格的,因为玉兰不差钱,所以请帖是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