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机会来了

    第249章 机会来了 (第2/3页)

家的耕地牛,那盐巴能抢,那粮食能抢,不烧屋子,挑选那些危房烧烧总是可以的,他们这也算是积德!

    那危房多危险,住草棚难道不行么?

    他们主要就是要把声势造起来。

    于是大汗就令人把这些讨论好的意见总结了一番,列成了一份表格,上面定明,只烧几间危房,有些瓜棚也是可以烧的,烧了老百姓没什么损失么。

    他们不欺负老百姓,就抢些鸡啊鸭啊鸡蛋啊什么的,也不打看家狗,主要是造成鸡飞狗跳,造成狼烟四起。

    观丫在看这封信的时候,看到最后,最后面有一句话还很特别:成么?

    这“成么”,就说明这大汗是在征求林庄主的意见,说明大汗心里还是很听从领导的。

    观丫就说了,那人家来,总不能什么也不给人家,人家还得赔上几条人命吧?!

    为什么要陪上几条人命呢?

    那边疆守卫的士兵,也不是吃闲饭的,他们不可能不抵抗,两军打起来,不死人那是不现实的。

    就这么着!

    于是不久以后,或者几个月以后,边疆忽然有一日飞马来报,边疆吃紧,现在的大汗屯兵五万人马,不时骚扰边疆,看那势头,大有要进犯北都的意思,边疆将士,如今都时刻准备,希望朝廷派兵去增援剿灭他们!

    一时间,朝廷上下一片慌乱,因为有先爷的先例,皇上玉哥紧急召见兵部尚书于大人等重臣商议。

    大臣们商议的结果,要立马出兵,守卫好边关。

    只要出兵,他们相信大汗的兵马会立马退去。

    因为依照大汗的现在的实力,是无法跟先爷相比的。

    于是朝廷觉得派出五万大军,加上边关将士,这就不少了。

    他们此次去,不是要剿灭大汗的人马,而是要守好边疆。

    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兵去剿灭,劳民伤财,皇上玉哥不能跟福康帝学,福康帝那是为了自己要有一番作为,五次北征虽然胜利,但是苦了不少老百姓。

    那么林庄主的这一手,他究竟想干什么呢?

    那就是把北都的军队调开一部分,目的就是要另外的两位将领,进北都来。

    这两位将领就是哼哈二将。

    观丫虽然是打算对皇上玉哥下手,但是也得等待时机,时机不成熟,是不能动手的。

    就凭皇上手中的兵权,就凭皇上手中所掌握的黑衣队与辑事队,那都不是吃闲饭的。

    搞不好,反而被动。

    但是时机就这么凑巧,就在大军出发后不久,皇上玉哥身体不好,这回病了。

    皇上玉哥经常生病,也就三十不到的玉哥,经常生病。

    皇上玉哥为什么经常生病呢?

    因为他身体被花楼里的那个姑娘传染上病了,这病时间长,就使得皇上玉哥经常发高烧,他的免疫力在下降。

    那么说皇上这病有没有能治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属于疑难杂症,有治。

    谁能治?

    当然不是太医。太医不敢放开治,他治病,得有根有据,要有医理可查,不敢大胆地给皇上玉哥治疗。

    相比于民间的那些名医就不一样了。

    名医治病,会把有什么样的后果说给你听,你同意就治,不同意拉倒。

    在民间,很多人都相信名医,治好了是医术高超,治不好就是命该如此。

    所以一般高手在民间。

    就像有些医术高超的道士们,他们治病不要钱,他们一生见过的疑难杂症,要比太医见的多。他们有经验,而且不像太医们那样畏首畏尾。

    皇上玉哥这病不好说,不好跟外人讲,况且害他的不是别人,而是花姐。

    花姐跟冯一清商议要为马丫的女儿观丫讨回公道,要为马丫的外孙建儿讨回公道,对皇上玉哥下手,冯一清会把医术高超的道长介绍给皇上治病?!

    皇上玉哥这回的病,跟往常不一样,这回躺在病榻上两天没有上朝,有些重。

    皇上躺在病榻上,想起前些日子在朝中跟几位大臣商议立储一事。

    皇上自己没有儿子,他又对复立建儿做太子的大臣进行打压,皇上玉哥的本意,是想立一位藩王的子孙做太子。

    于大人就想,若是皇上玉哥选中一位成年人做他的接班人,那该怎么办?

    依照于大人的本意,是想立一位年少的孩子做储君是最好不过。

    皇上玉哥若是驾崩,那么于大人就成了托孤大臣,他依旧掌握着朝中大权。

    到那个时候,于大人比现在还牛,手中的权利还要大!

    于大人就向皇上进言,皇上玉哥当即就同意了。

    皇上玉哥也有自己的顾虑,那就是他死后,起码继任者要感激他,而不是立一个成年储君,到时候有可能跟他对着干。

    要知道此事的皇上玉哥也才三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