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各项工作的情况

    第三百零六章 各项工作的情况 (第3/3页)

认为,现在最迫切要做的事,就是尽快把这柳林村的城堡修建起来,同时,也得要把杨氏县的破烂的城墙重新修整,得要加固加厚城墙,甚至,最好还得要在城墙外修建起一些瓮城。

    在这个古时代,能够让广大百姓感到安全的,能够让他们获得保护的办法还真的不多。

    只有坚固的城池才能够让他们获得安全感。

    刘显这次回来,发现已经收集到了不少建城的材料。别的不说,就是烧制青砖的事上,这已经准备了不少。

    烧制青砖,这些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多烧制一些,多试验一下,就可以烧制得出更坚韧的青砖出来了。然后再按照这个方法,进行大批量的烧制。

    在柳林村外的清水河上游某处,已经开挖了大量的砖窑,每天都不停的在烧制着。而烧制好的那些青砖,会利用木筏运载,顺河而下,运送到柳林村外的河边。这些,一部份会留在柳林村,一部份会运送到杨氏县。

    如此不停的大批量烧制,主要是得益于这当下的世道。

    通过文申这个杨氏县的县令,发布了一些招聘启示,只要前来参与打制烧制青砖的百姓,每天给他们供应吃食,还有一定的工钱。

    想想,现在整个冀州,尤其是巨鹿郡的百姓,正处于一个断粮的危机当中。这突然有这样的一个活计,只要付出自己的体力劳动,就能够有一口吃的,还能够有一定的工钱,谁不想干?

    在刘显前往幽州行商的这其间,哪怕是天寒地冻,这都阻止不了广大百姓的求生热情。他们老远的来到杨氏县,就是为了这一口吃的。

    他们甚至不畏严寒,要求冒着严寒开工,就是担心他们如果不干活的话,会连那一口吃的都没有。

    附近几县,他们的官府虽然已经从刘显的手上润得一批粮食,可是那一批粮食也不足以让他们彻底解决他们本县的百姓的粮食危机。所以,附近几县的官府,居然还帮忙杨氏县进行了宣传,让更多百姓知道杨氏县正在招聘工人的事。

    当然,这附近的几县官府,也特意前来跟文申进行了一些商量,他们希望这次招募的百姓,只是暂时的临时劳力,希望文申高招贵手,千万别把这些百姓都招归为杨氏县的百姓。因为万一这些百姓都落户杨氏县的话,那么他们各县的人口就会大减,如此,他们各县就很难恢复元气了。

    文申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如此,也就等于是获得了附近几县的百姓的劳动力。

    刘显打算趁现在各县的青壮劳力都集中在杨氏县的时候,尽快将城堡修建起来。

    但这个时期,恰好是将要进行春耕的时候,各县的官府派来了官员,前来跟文申协商,希望文申可以暂停一些修建的准备工作,或是减少一点规模,放一些青壮返回他们本县,让那些青壮劳力开展春耕的工作。

    文申也很快就把这个情况向刘显作了报告。

    这个也的确是一个问题,毕竟春耕也很重要,甚至要比自己建城更重要一些。如果不开展春耕,到时候那些百姓依然还是没粮可吃。

    不过,这也好办,早前刘显从皇甫嵩手上弄出来的那些黄巾俘虏,可以从各地的官府大牢当中押送前来作为修建城堡的劳动力。

    另外,刘显现在可以继续从幽州弄得到一些马匹及耕牛,这些马匹、耕牛,除了杨氏县所需的之外,可以适当的借给附近各县帮忙他们开展生产耕作。

    还有,刘显已经让柳林村的铁匠作坊打制出不少更方便的耕作工具。其主要的就是后世的那些犁、钯等农用具。

    这些农用具,再配上马或牛,只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以翻田犁地,这一天下来,能够耕作数亩田地,达到深耕细作的目的。如果农作物种下去后,施肥方面跟得上,那么产量肯定会比原来一般的耕种要多上一倍以上。

    有了耕牛、马匹,以及更好用的农用工具之后,也不用把所有的各县的青壮百姓都放回去,如此也可以留下不少人参加柳林村的城堡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