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老推官夜谈义女,归来客晨赠厚礼

    第十四回:老推官夜谈义女,归来客晨赠厚礼 (第2/3页)

休息了。

    城外泛着冷雾,天已渐渐变寒,有守卫打了一个冷颤,一个喷嚏随后打出。

    “来兄弟们,吃点早食,一会儿好补个觉。”一个铁锅放于守卫中,那些守卫伸手就去拿那些锅里蒸好大饼与馒头。

    “有煮的鸡蛋吗?老军头?”

    “昨夜被你们当宵夜给煮了,今晨只有这个——”

    “哈哈哈,就你吃得最欢,还舔着脸问有没有鸡蛋。老军头,馒头大饼太干了,有豆浆吗?”

    “豆浆马上就好,我去看看——”

    有的守卫背靠着城墙,抻了抻自己的身子;有的守卫身子前倾,倚着城墙——此时是他们最放松的时候。

    冷雾被第一缕阳光穿出几个孔,一辆马车冲破了城外的冷雾,急速向城门使来。

    马车在城门口一个急停,那马车不是乘人的,车板上只拉着些货。那驾着马车上是个青年,不过想是他赶了好几日的车,面庞上留了一圈胡渣,与他的吊梢眉一配,让他的年纪似乎都老了好几岁。

    “再等两刻钟,城门就开了,你还需等会儿——你拉着这么多东西,需得我们好好查验——”那守卫边说话边在咀嚼着口中的大饼。

    那赶车人道:“一刻都不能等,速开城门——”说罢抬手一镖射向城楼上的柱子上。

    众守卫皆慌了神,摊坐吃早饭的那几个立马抄了长枪站立起来。

    “你是何人?敢偷袭城楼——”守卫长厉声道。

    那赶车人道:“尔等看看我镖上的东西——”

    众守卫这才转眼看了那钉在立柱上的镖,那镖上串有一枚铜钱大小的牌子。守卫使劲拔出了那枚镖。看那枚牌子,牌子上书“军器间”。

    守卫长接过镖,道:“原是军器间的大人,在下失礼。还请稍等,我等这开城门,并将信物交还与大人——”

    “尔等将镖扔下城楼便好——”那赶车人道。

    守卫长道:“还请大人接好。”说罢,将镖掷向城楼下,只见那赶车人高高一跃,一个空翻抓住了那牌子,顺带将镖藏于衣衫里,之后又一个后空翻又落到了马车上,此时吊桥已落下,闸门已开。那人驱马驾车进了城中,那守卫长看了这人刚才的身法,自言自语道:“缠蛇身法……”

    其余守卫不知道这个,便发问道:“这是何派武功?”

    “一种奇异的轻功,这类轻功中部分心法需逆转筋脉才可练成。”守卫道。

    众守卫面面相觑,皆惊叹此人武功极高。

    此时已至清晨,那赶车人的马车停在街角的一处房舍中。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赶集的、摆摊的、进城的、出城的,城里城外渐渐热闹起来。那赶车人半晌后从房门中出来,上了马车,又赶车出了街角,入了主街。

    马车的轮子缓缓移动,主街上人太多,他不能太快。

    穿过闹市后,马车向相府方向走去,到了相府大门,那赶车人便下马扣门。少顷,小厮开了门,那小厮不知此人是谁,便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扣相府大门?”

    那人取出那枚镖,将那枚牌子解下,与那小厮道:“劳烦小哥通报,在下军器间龙翔天,来此为相爷送礼。”

    小厮取了牌子,立马回了府禀报。龙翔天对其余几名小厮道:“还烦劳两位小哥为我取下有蓝纸封存的两个箱子——”

    知道眼前此人是来送礼的,小厮们立即上到马车前,为龙翔天搬下两个箱子。此时传话的小厮前来,道:“龙爷里面请,相爷在会客室等您。来人,为龙爷将马车安顿好。”

    说话那小厮引了路,后面的在扛着龙翔天所带来的箱子,少时便到了相府会客室,只见相爷喝下一口茶,见龙翔天来,便立马邀请其坐下,道:“龙监事,一去塞外已约有十来日了吧。”

    “是的,相爷。蒙皇上恩准,让龙某多了几日的假,不至于路上太赶。此次去塞外学艺,龙某除了研习了自身武功外,筑剑冶炼,推演算法,皆有精进;而且今日前来,与相爷送上些好礼——”

    左相笑道:“龙监事果真实在,哪有送礼用这木箱抬两大箱进来?”

    “相爷见笑,龙某来得匆忙,未备得礼盒,还望王爷见谅。”龙翔天道。

    左相大笑起来,“哈哈哈……龙监事有所不知,往日有亲朋好友前来,送的礼都是精致的盒子,里面大都装了些补品,或是些古董……本相从未让人送过这么多数量的东西,两大箱子,这里究竟是何物啊……”

    “相爷见笑,这里面不是什么精品首饰,也不是什么稀有补品。乃西汉时西域都护府外那些草原小国中的流落的一些小物件。”说罢,龙翔天让小厮们开了其中一个箱子的封条,开了一箱。只见那箱子中所装的,尽是些夜明珠宝,银饰酒壶,玛瑙项链,和田手镯。

    左相惊呼,道:“龙监事,你去何处拿来的这些宝物?”

    “在楼兰古道附近的一些小集市上,一些胡商在此摆摊贩卖,价卖得不高,小的就悉数买下送予左相了。”龙翔天道。

    左相疑问道:“楼兰古道?”

    “左相有所不知,楼兰古道为丝路上前往楼兰古国遗迹方向上的一条支路,就在楼兰古城遗址的一处小道上,皆是些胡商在贩卖这些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