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官道口枯井陈尸,襄阳城双星作戏

    第三十回:官道口枯井陈尸,襄阳城双星作戏 (第2/3页)

上有马立着,立即停了下来。龙翔天道:“平白无故,怎会有匹马立于此,且辔头、马鞍、马镫都齐备,也不是匹野马。你们俩,下去查探此马——”

    左右两人回了令,下马去牵那马匹,只看到此马的马鞍上标有记号,刻有“荆襄马监制”。两人见状立马上前与龙翔天说明。龙翔天听了话后,道:“荆襄马监所养的马匹及马具皆是荆襄地州府衙所订的。若是私人买荆襄马监的马匹,需上报户部官员记录,且荆襄马监的马匹若卖与私人皆价格昂贵,若是私人马匹,怎会将其遗弃此处?”

    有手下道:“会不会是哪位官差夜间出城办事,内急出恭,故将马匹先放于官道上?”

    “不会——”龙翔天立马否决了手下的想法,继续道:“一来,我闻讯蒲沐已到了襄阳城中彻查官员,襄阳城中已戒严,官差此时出城不符合时辰;二来,若是内急出恭,那这官差该帮马栓到路边的桩子上,这官道上的木桩就是拴马停车用的,怎能将马匹单独放于官道正中央?这马匹一看便是主人情急之下弃了的,你等下马来,四处搜寻——”

    话音刚落,其余人正从马上下来,此时只见前方有一众灯火移动,龙翔天即刻叫住了所有人。少时便又有一队人马到了官道上与其迎面相碰,那帮人则是襄阳城中的衙役们,为首的见了这一帮常服打扮的人以及一匹立于官道中的马,便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为何夜里在官道集会前行?”

    只见龙翔天右边的手下出示了军中的令牌,道:“洞庭军办事——这位是大内的龙统领,我等奉旨查案,今夜需入城中……”龙翔天止住了那人的话语,道:“尔等便是襄阳城中府衙的人吧?”

    衙役们道:“正是……正是……拜见龙统领——”

    龙翔天示意衙役们免礼,道:“尔等与洞庭军一同搜寻这官道两旁的山林,看能否找出人来——”

    众人皆领了命令,下马搜寻。只说这帮人的打起灯笼与火把,四处搜寻山林中的各处,只见山林一处有了声响,道:“这枯井里有人——”

    龙翔天听到声响后,立马率众赶到枯井旁,火把集中照到了井口,只见一人趴在了井底,面部朝下。龙翔天道:“此人好似断气了,将其捞上来。”

    手下们立马找来了绳索,手忙脚乱了好长时间,才将那人从枯井中捞上来。只见那人头上的血已经凝固,面庞摔了个模糊,四肢也已僵硬,想来已是咽气了许久。“官服?这面庞摔了个血肉模糊,分不清是谁了。来啊,先抬到襄阳城中,等天亮再做打算——”龙翔天道。

    有衙役道:“龙统领,此人想是襄阳府衙正在通缉的杨县令。”

    “杨县令?你与详细说上一说,将事情始末都说清楚——”龙翔天道。

    那衙役将杨县令夜中出逃,赵知府差人捉拿之事悉数说清楚,龙翔天点了头,道:“立刻整队,回到襄阳城中,我等奔走了一夜,先于襄阳城中整顿兵马,天亮府衙中议事。”

    兵士们都回了令,龙翔天继续对那群衙役道:“尔等先将这人抬回去,还有,将我等捉拿的涉案人员也一并押回去——”龙翔天指向后方在马队中被捆绑着的两人。

    衙役们回了令,扛起那具尸体放到马上,将捆绑着的两人一并押到队伍当中。龙翔天继续道:“尔等回到城中不可向任何人提起我等,此时城门还未开,我等先不进城。天亮后我等会分批进城,我会去府衙中拜会,此事尔等只得与蒲沐提起。”

    衙役们皆回令上马,纷纷驱马而走。龙翔天等人驻马于路边,他抬头看到了已移到西边的月亮,道:“方才的枯井可否作了记号?”

    身旁的手下道:“我等已作了标记。”

    龙翔天点了头,道:“派上几个好手护着这井。还有飞鸽传信与路上的其他兄弟,分批进入襄阳城中。记住,所有人以先前的号令为准。”

    那手下接了令,吩咐了下去。

    天蒙蒙亮,那尸体摆在了府衙的停尸间中。赵知府与蒲沐正在商讨——

    “昨夜多亏龙大人了,这人想来就是杨县令了。仵作所记录的卷宗之中,已都详细说出了——”赵知府道。

    蒲沐点了头,接过卷宗翻阅,查看了一会儿,道:“这所验的,就是失足跌到枯井里,头着地后,颅腔出了血后失血过多而亡,这还记录了他右腿摔伤,右脚筋也有了轻度的拉伸致伤。”

    “上天有眼,因果轮回。这厮定是弃马逃跑时,天黑右脚绊倒了路旁山林间的荆棘,之后失足摔入井中致死。”赵知府道。

    “只是此人面目全非,此时无法验看出他是否是杨县令。”蒲沐道。

    说话间有衙役来报,说龙翔天已到府衙之中。两人听后立马到了公堂之中,龙翔天见到两人前来,立马上前拜会。

    蒲沐道:“昨夜多谢龙兄,龙兄已于此案中大展身手两次,这实在令蒲某佩服——”

    龙翔天道:“蒲兄运筹帷幄,我只不过是跑腿的,蒲兄就不必自谦了。”

    “两位都是大内中少有的好手,此次下官都让下官大开眼界,下官佩服——”赵知府道。

    蒲沐道:“对了,龙兄让衙役们押回到府衙中的两个涉案之人,分别是谁啊?”

    “那两人都汨罗江畔的里正,我从那里的乡村路过,暗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