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醒来的精灵

    春天里醒来的精灵 (第2/2页)

定做的漂亮箱子。调研员是喜爱桑吉的,在桑吉万念俱灰时,调研员答应送他一套百科全书,从此,追寻虫草的桑吉开始追寻这套百科全书。调研员并没有把书直接送给桑吉,而是送给了学校,校长偏偏成了桑吉读书的阻碍。在桑吉拼命追这套图书的时候,那三只虫草都有了新的去处:一只被书记喝掉,书记嚼出了土腥味;一只经过司机的手被卖给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煲汤,功能被神化后也未能挽救老人的生命;还有一只去了机场并飞向首都,在成人世界里继续流转,做着更“大”的事情。

    小说在清朗的笔调下,用儿童的思维审视世事,隐藏着较为沉重的意味。三只虫草的来去是小说的主线。它是桥梁,将大自然的神奇馈赠与孩子的纯良天性融合在一起,又将成人视角、村落之外更大的世界牵引过来,可最终这自然美好之物还是流人由成人掌控的社会,本该天人合一的宝贝免不了物欲俗世的糟蹋。它也是天平,一边承载的是孩子的命运,一边是成人世界的复杂,小孩子未能把握住曾尽心保管的虫草,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但作家阿来还是深知天地广大、善意无边,在小说末了给予新的希望:在喇嘛劝桑吉随他离垢修行之时,小桑吉还是选择了百科全书,选择了学校,选择了对未知世界扎扎实实的探索与渴望,而虫草不过是百科全书中的一颗米粒罢了。

    此外,让人思考的是,同样是生命,无论是被小孩子单纯喜爱,还是被大人们神化,在人类世界这么“重要”的虫草们如果在万物苏醒的春天睁开眼睛,看到人类如此举动,是哭还是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科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