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心之所向 第十二章 恶事做尽开灵源

    第一卷 心之所向 第十二章 恶事做尽开灵源 (第2/3页)

奶气,惹人疼爱。

    ————

    黄昏的苏家村,天边飘动着绚烂的火烧云。

    集市那里,很多人都是忙完了一整天,开始收拾东西回家了,一下子热闹的集市变得有些空落落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苏家村的人们一样是如此,只是麻木如傀儡般黑白的生活,多了很多绚丽的色彩,人生的意义由此变得更多,也更有乐趣。

    就像收拾东西回去之后,苏家村的人们可以选择去村中一棵不知多久岁月的大树那里听人说书,那说书人来自北墨城,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人,来苏家村已经过去了一年之久,在这期间说的故事不带重样,并且能说会道的同时又幽默风趣,将那些奇奇怪怪的鬼神故事或者山水奇闻讲得栩栩如生,深得苏家村人们的喜欢。

    原本那说书人刚来苏家村的时候,是一天一说的,恨不得就是一天到晚在那里说,不过只有到了晚上那些会打赏钱的大人们才有空闲,所以说书人也只能在晚上说。只是后来喜欢听的人多了,说书人也学聪明了,学会了吊胃口,变成了三天一讲,甚至有时候四天一讲。

    没有说书人的夜晚,还有很多的选择。

    比如去墨渊河河边乘凉,那里建造出了好几座勉强可以遮风挡雨的亭子,是那种由木头做的单排长椅,上面有遮挡之物。

    或者去那由北墨城妙音坊在苏家村开的分店苏音坊,不过那里是需要交付数量不多的钱币才可以进入的,一些个年轻的苏家村村民喜欢去那里小小消费一下。

    黄昏之后,黑夜之前,天地暗暗。

    苏家村出入口的那条大道往苏家村里面差不多百米的路程,正在建造一座茶楼,再往里面不远就是苏家村的集市了。

    集市的摊子已经没有人了,不过时不时还是有人经过,毕竟村子就那么大。

    这时,那座尚未建好的茶楼旁边空地上,有四个小孩在玩耍,相互追逐打闹,小孩子游戏自然不会引起他人怀疑。

    这四个小孩,自然就是苏青、苏阳、苏木和刘通。

    风鹊和雪鸟就在远处,等待着苏青。

    其实现在的苏青做的事,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然而此刻苏青与苏阳他们所做的打闹游戏,不过是带着苏阳他们在茶楼旁边了解楼的构造,并且看出破坏哪几根主木头支柱才可以让茶楼倒塌。

    ————

    苏家村的一座山上,这座山靠近墨渊河,在那崖边,建造有苏家村的学舍,学舍只有一名老人在教书,老人身材高大,却和蔼可亲,总喜欢开些小孩子听得懂的玩笑,因此课堂上总是欢声笑语,那些孩子们每一次回家之后回味一整天学习了什么,总能在那些欢快的回忆之中想起一些老人无意中说出,却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的道理和故事。

    一个不大的学堂,汇聚着苏家村所有七岁到十岁的孩子。

    虽年龄不尽相同,但老人对他们因材施教,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一旦有哪家哪户的孩子到了七岁,老人都会亲自登门去询问那家的父母让不让孩子来学舍上学,问那孩子愿不愿意去学舍上学,老人自会讲亲其中细节好与坏,不过读书之事真的可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

    基本上,孩子的父母和孩子本身都是会愿意的。

    毕竟上学舍是不用钱的,读点书认点字也是有益的,但终究苏家村的人们大多对于读书一事还是不上心的。

    老人只为他们提供启蒙的教育,七岁到十岁,十岁之后那些还是喜欢且愿意读书的孩子,老人都会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前往去北墨城读更多的书,学更多道理的机会,毕竟那位北墨城县令是读书人出身,对于这些读书种子都是会特殊照顾一下的。

    至于十岁之后,那些不再愿意再读书的人,大多都是跟随父母从事各式各样的家业了,也是有些怀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如当年的苏哲一般,选择去往北墨城从底层做起,或许会很累很苦,但怀着那滚烫永不熄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