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临原始 第34章 炼泥和卖炭翁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卷 初临原始 第34章 炼泥和卖炭翁 (第1/3页)

    丁奇要做的吹火筒也可以称作打气筒,因为是按照打气筒的原理来制作的。

    砍来一根粗有十公分的竹子,截下来一节大概五十公分长的竹筒,两端竹节锯掉待用。接着将两块竹节打磨,一块打磨成和竹筒直径大小一致,在边缘钻出一个直径一公分的圆孔,这个孔连接一根等直径的细竹作为出风口。

    另一块竹节打磨成比竹筒直径稍小三毫米左右堵风圆板,中间钻一个半公分小眼,安上一根直木作为推竿,旁边再钻一个直径一公分的圆孔,在这个孔内侧安装了一个风舌作为进风口。堵风圆板边缘裹了一层兔皮,这样能保证堵风板与竹筒之间没有缝隙,还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推竿一推一拉之间,风就顺着出风口进入灰炉来促进燃料的燃烧了。

    这个吹火筒是利用了打气筒的原理制作的,但其中风舌的制作与安装费了丁奇三分之一的时间。材料要轻,尺寸要合适,还得能贴在堵风板上不能轻易掉落。这个吹风筒借助了手工锯、多功能瑞士军刀、斧头三样工具,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得保证风舌是垂直向下的位置。为此,丁奇专门在这个吹火筒上做了一个标记。

    吹火筒做成,已经是晚上九点,丁奇觉得精神还足,就将那根砍回来的竹子破开,制了一些竹篾出来,然后准备制作一个竹匾,用于晾晒食物。就像那些焯水之后的竹笋,收和晒都比较麻烦,不如有一个竹匾更方便。

    夜很静,时不时有两声夜鸟叫声响起,没有外物打扰,丁奇就着篝火的光芒,认真细致地编织着竹匾。先是将竹篾一片一片十字交叉经纬向放置,互相叠压,挑一压一,形成大概长六十厘米的匾底之后,将所有的竹蔑统一向右侧顺着竹匾的边缘弯曲叠加,每隔一段距离就用一条青竹皮捆扎结实,再继续叠加直到形成一个边框。

    至此,一个竹匾就做成,只是没有那么美观罢了,这还只是丁奇以前见别人编过,要不然都不一定能编成。

    第二天早起,丁奇照例利用做饭的空档在森林里巡视一圈,只抓到一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