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高水常路漫漫

    第四章 山高水常路漫漫 (第2/3页)

,若是教好了,那自己的梦想也还是有希望的。

    因此自打八岁上,爹爹给请了师傅,这家伙抓住一切时机给哥哥们洗脑,把两个一心求取功名的纯洁少年,靠着自己时不时落几手什么唐诗宋词,什么算术,什么医术,唬的一愣一愣的。并令二位深深折服,最后,她成功的把二哥带上了一心多用的轨道,却把老三带到了铜臭味的潮流中,一发不可收拾。

    这几年,真是呕心沥血的启发这两位啊,就连那迂腐的父亲都有了大大的改观,有了这一群孺子可教的好少年,安安终于能安心的研究她那医术,一天天又捣鼓起成药的研究来。

    都说早慧必伤,面对如此聪明乖巧的女儿,刘夫人甚是担心,常常去佛堂拜佛保佑女儿平安,又常常做善事,以求广积福缘。

    次子安治已经考中举人,不仅书读的好,而且人务实爱专研,听了妹妹的点子,组了一个能工巧匠的队伍,搞出来什么水冲厕所,除草娄,杀虫剂,,,还有很多利民的发明创造。

    就这样,平远县因着种种便民举措,农事,水利,工事那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几年的时间,农民收成有了大大的提高,这让刘大人又是名声大噪,纷纷夸刘大人是爱民如子的衣食父母官。刘家的公子那是天神下凡。甚至来刘府给二公子提亲的人那是踏破了门槛。

    刘夫人又是一阵脑仁疼,具以儿子要考取功名,安静读书为由拒绝了。

    而三子头脑灵活,把妹妹讲的什么经济学整理成册,并实践运用,又依靠着哥哥的发明设计,开了间“超市”,里面经营的东西不仅全面,还有很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夏州好几个地方都开了所谓的加盟店。

    一时间,老三就上了夏州富户的排行榜。看着三子忙于经商甚至耽搁读书,虽然日子到是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商人也是三教九流,刘夫人也不知是喜是悲。

    女儿古灵精怪,点子多,没有一点大家女子的矜持;三子醉心经商,整日东奔西波,这二人爱财如命,又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那铜臭味是越来越浓。

    要说最中意的还是长子安平,中了进士后,在家里的打点支持下如今已是翰林编修,虽说是个从五品的官到底也是京官。再说次子安治,那也是一表人才,为人踏实严谨,才学比哥哥更甚,又不迂腐,小小年纪于工事上便有了不少成就。将来殿试若能中前三甲那也是一个风云人物。

    刘家的日子过的越来有生有色。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刘安修更结识了州府的公子,让州府的公子参股一起做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