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举荐

    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举荐 (第2/3页)

勤王军,而这些勤王军,虽然良劣参差不齐,但有不少的壮劳力在!这些人,可以排上用场!

    打仗他们不见得行,但是筑坝,还是可以用的!

    “这些勤王兵如何犒赏,他们如何去留,很成了问题。战斗力不足以编为正式军队,训练也要旷日持久。就地解散可能凭空制造流匪。还望官家定夺。”

    【历史事件提醒:原来历史线中,第一次开封城之战后,宋钦宗听从了唐恪、耿南仲等人“继好息民而不已,使金人闻之,奈何?”的谏言,将所有的厢军遣返原地。】

    【而义军就地解散。导致百万流匪横行淮南淮北等地。第二次开封之战中,勤王军迟迟难以组成规模营救开封城,与此有关,南方的勤王军无法到达汴京城,被沿路的盗匪阻截。】

    【百万义军如同一颗定是炸弹一样,如何选择呢?】

    “按制赏赐粮钱,资出内帑。”赵桓先定下个基调出来,先犒赏了这群义军再说。

    勤王也好,还是流寇洗白也罢,自己不封赏,下一次,就别指望他们勤王了。

    自己这次不赏,看似省下了赏赐的费用,其实却落下了污名。

    更别说流匪横行无忌,就再难收拾了。

    剩下的该怎么办呢?工赈监这边缺人手,而义军这边人手又很多。

    赵桓想了想说道:“愿意回家的可以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可以进入工赈监内。”

    “做一日工,则有一日钱。可以稍微缓解下工赈监人力不足的情况。当然朕知道,这些义军纪律不严,孙博你看好他们了,稍有风吹草动,尽快上报。”

    对招揽义军金工赈监,赵桓觉得难度相当的大!

    他觉得故土情结严重的中国人,很难说,能够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在黄河堤坝上筑堤,人这种事,还是需要再想想办法。

    “陛下仁慈。”孙博口呼万岁,俯首而拜。

    李纲摇了摇头,这孙博手下人更多了。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官家,这些义军可不是流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