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辉煌的死去

    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辉煌的死去 (第2/3页)

里去了?

    而且还不止一次,家中三男都在前线,为了征兵,居然连老妇人都不放过,这是皇权不下县的?

    骗鬼呢!

    种师道看着思考中的赵桓,笑着说道:“官家当初为了考评,自然背诵的极为顺畅,现在再看,这首诗,感觉如何?”

    “石壕吏效古乐府之诗,用古韵押韵脚,又上、去二声杂用,另为一格。但声调与古乐府不类,自是子美之诗。”赵桓想了想说道。

    这赏析诗词可不是单纯的应景,在这大宋说起诗词先从韵脚说起,杜甫这首的韵脚,却是仿造的古乐府诗歌的韵脚。

    但是又用了二声和四声,别具一格,极为特殊。

    这是他这一段仿照宋人句读的成果。

    看着种师道的脸色,明白自己说的,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种师道早年可是进士第出身!

    他不想恩荫获得武职,所以考取了功名,后来才发现这世道,哪有可能独自创出一片天地来?

    这才回到了永定军路坐起了将领,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种师道点了点头,不过他们在讨论的不是这首诗的艺术性。

    “官家,这老妇人最后还是被抓走了。杜工部临走的时候,只是和老翁告别,这老妇人,自然是服河阳役了。”

    “隋唐兵制乃是均田府兵制,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有好有坏,这样的军卒骁勇善战,无往不利,破突厥于万里之遥。”

    “但也有弊端三年一简的征召府兵,也让百姓穷困潦倒,民不聊生,田无成男,番役更代。”

    赵桓仔细品了品这段话,依旧没有听出种师道到底想要表达的意图。

    他问种师道的是兵制,种师道为何说起了隋唐的兵制来?

    种师道知道赵桓心急,可是胖子不是一口吃成,他想了想,去掉那些不必要的说法说道:“官家,三年一简的征兵,需要大量的酷吏,去清查人口、检点标准,以资财、考矫材力、丁口,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以此为标准征召。”

    “官家可曾想过,这些酷吏都从何而来?官家可曾想过,这些酷吏勾结推举会产生什么?”

    赵桓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听着种师道这两个问题,陷入了沉思之中。

    车驾只有风徐徐吹过,赵桓的眉头也逐渐展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