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乡绅们的三个小小诉求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乡绅们的三个小小诉求 (第2/3页)

纷纷,这是这些乡绅、员外们,第一次进到行宫里面。

    以前他们没有这个资格,以后,也没有,除非哪天他们能够唱名东华门外。

    不对,现在东华门已经没有了。

    自从蔡京废了科举以后,采用官考的制度以后,就没有这个策略了。

    所以,江南的地主联袂,并不是由他赵构自己组织。

    而是由天下地主们自己发动,由来已久。

    自从宣和三年的十抽一杀中人之家后,就已经开始了。

    赵构只是利用皇城司的察子们,把他们整合到了一起,再借着九皇子的名头,将他们笼络到身边。

    “拜见康王殿下。”看到已经身着冕服和朝天冠的赵构。

    众多乡绅们才长长出了一口气,这个九公子真的在谋求自立,而不是将他们一网打尽。

    “起来说话吧。”赵构坐在行宫的龙椅之上,略微不适扭了扭身姿才坐正说道:“诸位今日能到这垂拱殿,真可谓民心可用。”

    民心可用。

    那些泥腿子,根本不配称作是民,这个民,就是垂拱殿里的诸多乡绅、员外,他们才是民。

    所以赵构才有民心可用的说法。

    “草民今日见了九公子圣颜,惶恐不安,若是九公子有用的到的地方尽管吩咐,我等竭尽全力。”郑旻笑着说道。

    他是越州富商郑家人,时代经营丝绸获利颇丰,年年查税查的头疼的很。

    湘潭的李迁出列道喜,他是湘潭茶商,专门经营茶砖之财货,每年光税都能交上百万缗。

    赵构左右看了看,都是大宋的中流砥柱啊!

    为何自己的哥哥,对他们却不假辞色,甚至还有点敌视呢?

    他想不明白。

    “九公子,我等今日面圣,只有几个小小的谏言。”以邓旻和李迁为首的两个富商,首先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他们这个诉求是早就商量好的,总结起来就是:为政者以庇我。

    “但是有一点,你们不用想,盐、铁、矾为专卖。你们的手不要想伸到专卖之中。”赵构先定了规矩,专卖之事是不可以让步的。

    只是几位富商笑了笑,他们没说话,这些在大宋的确是专营的项目,可惜到最后还是要用他们去专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