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铁骨铮铮秦教授

    第二百九十一章 铁骨铮铮秦教授 (第2/3页)

    【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临安城的百姓皆言:秦相公是细作,并且把这句话贴到了秦桧的家门口,这一贴就是三十余年,未曾断绝。】

    【秦桧是善于伪装的,连老谋深算、明察是非的李纲,也曾上书言秦桧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不过很快,李纲就发现归来的秦桧的本质。】

    【李纲负责帮忙赵构建立了南宋朝廷,在朝堂上有惊人的影响力,所以秦桧被李纲安排了。长达七年,秦教授一直被闲废多年。】

    赵桓还在看秦桧的资料,秦桧这家伙很会拍马屁,当时是宋朝洛学的扛鼎人物,这个洛学就是程朱理学在大宋的名字。

    绍兴七年出任枢密使,然后开始了坑岳飞的计划,因为岳飞的兵权最重,收复建康,定鼎之功的岳飞也深受赵构信任。

    只有彻底斗倒了岳飞,他才能够彻底杀死南宋北伐的决心,进而借着金国的威名,稳固自己的相位。

    在重文轻武的大宋,想斗到一个功勋卓著的武人,简直不要太简单!

    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岳飞就死在了秦桧和投降派的赵构手里,书天日昭昭而绝世。

    杀死岳飞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秦桧不得不在赵构的授意下,发动了诏狱,杀了一百多朝堂上的士大夫,才算让朝堂之中的反对之声消散。

    而当时的韩世忠心灰意冷上书言:“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韩世忠指着赵构的鼻子骂赵构,问他忘记了当初的耻辱了吗?

    举天下之力臣服于异族,甘心吗?然后得到的回答是岳飞死,而韩世忠也致仕,离开了朝堂。

    当然秦桧和赵构这对君臣,非常有趣的就是,他们都没有自己的后人,儿子都是领养的。

    无后。

    文武百官,都和秦桧与赵构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做出了抗争。

    到最后,侥幸不死,只能黯然离开朝堂。

    赵桓研究完秦桧的资料,知道此人不可用,贪恋权力,而且见缝插针。

    “秦桧这个贪污实在是太少了,十两银子啊。唉。”赵桓怅然的说道。

    如果再多点就好了,赵桓就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