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宇文虚中归京

    第三百零三章 宇文虚中归京 (第2/3页)

   并且刺杀金国宗室,舍生而悍不畏死。

    如果没有极为特殊的贡献,他能爬到皇城司监事这一职位?

    总体来说,功大于过,功可抵过。

    此等大才归京,自然要百般礼遇才是。

    “朕欲重新起用你为中书舍人。你看如何?”赵桓问道。

    中书舍人是一个好官,给皇帝写圣旨,在皇帝和宰相之间沟通,了解天下大事,了解皇帝的执政理念,是预备宰相一样的官员。

    赵桓安排的这个职位,是经过精心考虑,他觉得这个官职才符合宇文虚中之才能。

    “今日之朝堂,与过去腐朽昏暗之朝堂已经大有不同,朝中人才济济。臣以为臣德不配位,臣不愿受官,还请官家收回成命。”宇文虚中马上回答道。

    德不配位,祖宗之法。

    昔日宋太祖赵匡胤有意迁都,结果被赵光义一句在德不在险给怼了。

    而这个修德以怀远的赵光义的确了得,定下了这个“德”让大宋从百姓到官员都局限于德一字。

    打破人心底的桎梏有多么的难?赵桓终于算是有点感觉了。

    自己迎接岳飞在陈桥驿摆出了盛大仪式,结果岳飞直接掉头就跑。

    自己封个宰相候选人,还被宇文虚中给推辞了。

    赵桓想了想说道:“御史中丞赵鼎擢中书舍人,这个御史中丞,台谏长官,总不能推辞了吧。针砭时事,随时纠正政策的失误。”

    “这个不能再推辞了。”

    真的不能再推辞了啊,朕这个皇帝要要面子呢,你真整个三辞不受,大家都不好看啊!

    宇文虚中稍加思虑,说道:“臣还以为官家会给臣个闲散的官,没想到还是丞相之职。”

    虽然是个御史中丞,但是也是参政的朝堂大员,掌握台谏,其实已经很大的官了。

    “君之厚待,臣没齿难忘。”宇文虚中还是接受了这个受官。

    而此时的御史中丞是赵鼎,那赵鼎自然要去当中书舍人。

    而原来的中书舍人朱胜非,还担任侍讲,也就是给皇子上课的职责,而赵桓对朱胜非的去向,也是去帮李纲,尚书右丞。

    而此时的孙博在河东路当经略使,压根没办法帮李纲,现在整个尚书省的工作,都在李纲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