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无才不足以济奸

    第三百一十一章 无才不足以济奸 (第2/3页)

说道:“官家,他们在窃国为私啊!不管是带盐亭户,还是扑买员外,都在其中上下其手,贪墨甚众。”

    “臣以为,稍复太宗皇帝之策,官制官卖法,最为上乘。”

    赵构想了想说道:“那汪太宰,这事就有劳你了。把这官制官卖督办起来。要是盐政推行顺利,那矾、铁都依照你所言的官制官卖法。增加国库收入。”

    赵构这个决定,绝对不是因为汪博彦的劝谏,而是他自己在自己还未称吴王的时候,就已经和乡绅和员外的那些话事人,说过此事。

    而他之前也一直思虑何时才能把官制官卖法,彻底实施下去。

    而汪博彦的这个提议,正中下怀。

    官制官卖法,可大幅增加朝廷的营收,但是却并不会涉及到与民争利。

    因为官制盐,官卖盐都需要人去调度,去押解运送。到时候卖多少钱,朝堂一言而定就是,只要能够大幅增加朝堂收入即可。

    现在赵构的手里虽然有些乡绅们献的钱,但还是太少了些。

    至于他向汴京多次上书,会送到汴京应有的税赋,其实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

    他只是想要来自大宋的册封而已,他一直在思考是正统性的问题,现在赵构的这个小朝廷完全没有合法性。

    所以,赵构决定登基称帝,接受来自金国的册封,就表示他有了合法性。

    管他是哪个皇帝册封呢,反正他又不打算向对方押解税赋。

    赵构忧心忡忡,他这个小朝廷,太缺少一个有才能的人了,别说李纲那种级别的名臣,就是有个蔡京之流,也可以啊!可是就是没有。

    如果有,他现在就不用如此捉襟见肘了。

    “你那个外甥秦桧,何时能到临安?”赵构问道。

    他迫切的希望有一个能明白自己意思的大臣出来帮他。

    “快了。官家,他已经从汴京城出发了。”汪博彦笑着说道。

    他是秦桧的老师,也是秦桧的舅舅,有了荣华富贵,他自然要想着自己的外甥。

    比如他拦到怀里的官制官卖法的盐政,都有数种手段从中捞到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