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

    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 (第2/3页)

    明知道自己必死,却无法做出改变。

    而赵桓的决定,只是让赵构多多品味了一些死亡的恐惧而已。

    赵构在挣扎,但是完全没有什么用,三五个大汉,把赵构扔进了棺材里绑好。

    邢狱们将棺材板钉死,赵桓检查了一圈,通气孔良好。

    “如果你想报复朕,就好好培养赵旉和他即将出生的弟弟。”赵桓对着张蓉说了一句,就走出了邢狱大牢。

    魏承恩和程褚,将在这里看管这个棺材七天整,直到亲自下葬封土之后,才会回到宫中。

    赵桓并不认为他做的有多么的残忍,特别是宗泽叙述了关于荆湖北路的惨状之后,他更加没有任何心里的负担。

    赵构不惨死,怎么跟南方那些受苦的百姓交待呢?

    “那没臣什么事了,臣去搬沙袋了。”岳飞左右看了看,小声的问道。

    他在北方见多了人间惨剧,这赵构如此体面的死法,在他看来真的没什么好看的。

    他曾经在云中路的一个村寨里,看到了一个死在灶台上的妇女,手里握着铁刀的碎边,割喉自杀。

    而妇人衣冠不整,一看就是生前遭到了金人或者流匪的奸·淫,而灶台的锅里,煮着一个小孩。

    岳飞也不知道这名妇孺多么的绝望,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赵构这点委屈和北地百姓的委屈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只有大国崛起,才有小民尊严啊,赵构的行为,是在弱化大宋。

    他不死,怎么对得起北地惨死的百姓?

    在岳飞眼里,还有什么事,比保住河堤更重要的吗?

    当然有,比如保护官家。

    “沙袋……”赵桓有些脑阔疼,我在给你报仇啊!

    他头疼的拍了拍脑门,在岳飞眼里,赵构还不如个沙袋。

    “岳校尉,河间军事的飞军已经初步成军,现在北夷扣关,河间军卒是否有一战之力?”赵桓也是小声的问道。

    风雨声依旧很大,这两句只有赵桓和岳飞两个人听到。

    “官家,此时河间军卒初成军,但是还不足出战。”岳飞左右看了看,说道:“河间军卒未经实战,拉上战场,也就比禁军强上一些。比捷胜军都不如。”

    岳飞回答赵桓的问题,而是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赵桓也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他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四处剿匪,从京畿路开始,四面出击。打流匪行吗?”

    “那是完全问题,等到此次飓风之后,即可启程了。”岳飞小声说道。

    岳飞知道官家为何小声发问。

    河间有三万飞军正编,还有七万预备役,随时补缺。

    而河间军的战斗力,某种程度代表了赵桓现有的实力。

    过去的大宋是什么样?外虚内强,近四十万的禁军都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