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决问题的队伍

    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决问题的队伍 (第2/3页)

几代人去解决,持续性的问题,要用持续性的制度去解决。”

    “但不管是怎么解决,都需要一群执行的人,一支能够带的动的队伍,这个队伍,才是关键,而大宋朝有这个队伍吗?有吗?有。不!没有!也不能有,唉。”

    封建时代的局限性。

    能够解决问题的队伍,是可以培养,而且并不是大宋人蠢笨,不知道如何去培养这样的队伍,恰恰相反,他们的手段更多用于警惕这样的队伍出现。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倘若皇帝出了问题呢?解决皇帝吗?

    其实一直到现在赵桓走的路数,就是在培养解决问题的队伍。

    不管是军队改制、还是官吏改制、还是商改、还是在进行的军卒扫盲、大宋军卒退役成为地方县尉风闻言事等等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都在培养解决问题的队伍。

    但是这只队伍现在缺少一个核心,缺少一个灵魂。

    “为人民…咳咳…咳咳…”赵桓赶紧打住了话头,这句不能抄。

    “官家琢磨什么呢?”赵英看着官家发呆的样子,疑惑的问道,要不要去请凌霄宫的道人看看?官家是不是招邪了,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自言自语的。

    赵桓忽然眼睛一亮,说道:“取笔墨纸砚来!”

    “干啥呀,这是……”赵英看着神神叨叨的官家,取过来笔墨纸砚和宣旨,这是官家准备提字了。

    难不成官家发呆这会儿得天人相授,又有什么了不得的领悟,要与大宋百姓分享?

    亦或者发呆这会儿又参透了什么天地之间的奥妙?

    “朕是天子对吧。”赵桓在提笔写字之前,又疑惑的问了一句赵英。

    “官家是皇帝,自然是天子。”赵英点头说道。

    赵桓点头笑道:“那就成了。”

    赵桓洋洋洒洒的写了几个大字,心满意足的看着字体,不得不说老赵家别的不行,写字那都是一等一的棒。

    “你吹水呀。”赵桓疑惑的看着赵英。

    写完字都要喷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