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赵·埃马纽埃尔·桓

    第八百三十九章 赵·埃马纽埃尔·桓 (第2/3页)

上皇搞出的生辰纲,实在让朝臣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疑惑的问道:“以前怎么没有人送赞表?今年特殊吗?”

    “之前官家忙,年庆赞表,官家说都是表面文章,官家都不看。这次李太宰特意叮嘱了,让官家看看。”赵英乐呵呵的说道。

    哦?

    赵桓打开第一份赞表,就知道李纲心里是什么主意了,因为第一份赞表,就是安娜的赞表。

    “纳妃是朕的家事,李太宰的手,伸得有点长了。”赵桓将赞表合上,脸色有些不愉快,他已经划掉了包括安娜在内的三位异国公主的名录。

    本来蝗灾、粮食压力就压得他心情很差,结果李纲还在玩这出。

    “官家,天子无家事,家事就是国事。”赵英为李纲辩解了一句。

    “去把李纲叫来。”赵桓放下了手中的赞表说道。

    赵英轻笑着说道:“李太宰就在殿外候着呢。”

    赵桓沉默,这都是给自己下好了套?等着自己往里面钻?

    “官家,蝗灾已经不可避免一定会发生,只是受灾百姓又多少的差别,州府已经养了很多鸭子,但是这些鸭子,对于大规模蝗灾,其实无能为力。就像是食铁兽啃不尽蜀中竹林一样。”李纲俯首说道。

    赵桓当然明白,这是再说川蜀山地的竹子多的无法计数。

    “和这本赞表有关系吗?朕很好奇,安娜长公主是如何游说我大宋太宰的。”赵桓举着手中的札子说道。

    李纲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而继续说着蝗灾之事,他俯首说道:“官家,我们应该想办法筹措粮食了。北伐要用粮,荆湖春耕要用粮,而江南水灾之后,今年的春税粮食很少。”

    “最主要的是蝗灾赈济,也需要粮草。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赈济蝗灾的粮食,现在的局势是大宋国帑的银钱很多,粮食的储备已经不能满足今年全年的需要了,我们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