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内参片

    第五章 内参片 (第2/3页)

    吃完晚饭,从餐馆里出来,刘林他们想去电影院,让许望秋继续教他们如何写影片分析。不过许望秋提出:“现在电影院放的都是国产老电影,视听语言落后,不如找点新片看。”他的目光落在刘林的脸上:“西影厂肯定经常放内参片,有办法溜进去吗?”

    内参片是“内部参考片”的简称。在运动时期,老百姓只能看《地道战》、《南征北战》等电影,以及样《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京剧电影,而江卿和特权集团,有专门的放映厅看美国或欧洲电影。江卿不仅自己看,也要求拍电影的人看。她要求各个电影厂努力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所以,内参片会在几个电影厂巡回放映,西影厂放完到秀影厂,秀影厂放完了到东影厂或珠影。

    内参片很多时候是以批判性质组织观看的,比如批判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就组织放映放映《士兵之歌》、《雁南飞》等电影;批判东瀛军/囯/注/义回潮,就组织组织放映《军阀》、《山本五十六》等电影。人们对内参片的态度跟四十年后对小黄文差不多,嘴上说“这是毒草,要狠狠批判”,但看的时候心里却爽得不要不要的。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个情节,马小军和死党溜到电影院偷看内参片。那部电影叫《罗马之战》,据说林彪点名要看,上译厂便加班加点完成了翻译。

    许望秋家离秀影厂不远,哥哥又在秀影厂上班,经常溜进秀影厂偷看内参片。

    在他看来秀影厂是这样,西影厂这边应该也差不多。

    刘林点头道:“有是有,但保卫科的人会守门,溜不进去。想看的话,必须提前进去,躲在天花板上,要不然只能等电影开始后从侧门的缝隙里偷看。侧门是木头的,上面被钻得到处是洞。每次放电影,都有一堆小孩在那里偷看。要是现在过去,那里肯定挤满了人。我看这样吧,我们明天下午买点干粮,溜进电影院,到天花板上看。”

    许望秋心想果然一样,就道:“那就这样,我们现在还是去老顾的电影院。”

    第二天下午,许望秋他们四个背上干粮,偷偷溜达进了西影厂的电影院,爬上天花板。没想到许望秋他们刚爬上去,就有人叫道:“刘林,顾常卫,你们也来偷看内参片啊!”

    许望秋抬眼一看,天花板上蹲着十几号人,小的八九岁,大的二十多岁。

    刘林看着跟自己打招呼的年轻人,哈哈笑道:“王小列,你也在这里啊。”他向许望秋和吴知柳介绍道:“这是王小列,跟我和顾常卫是同学。今年他也考北电,跟老顾一样,报的是摄影系。”又对王小列介绍道:“小列,我来介绍下,这是许望秋,这是吴知柳。”

    寒暄过后,许望秋他们和王小列坐在一起闲聊。聊电影,也聊内参片。

    提前潜进电影院,等着偷看内参片,是电影厂子弟的必修课。不过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天花板上蹲守大半天,结果某人的弟弟或者朋友跑进去对潜伏者说,快下来吧,电影取消了。潜伏者只能失望地离开,等下一次再来。

    听王小列讲他们偷看内参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