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朱辛庄

    第十七章 朱辛庄 (第2/3页)

秋向大家道谢,看来她的真的很关心许望秋呢。

    许望秋本打算跟导演系,以及其他系的同学认识认识,毕竟电影一个人是拍不了的,他希望进电影学院后能够拉起自己的队伍。不过苏白在这里,他肯定不能把苏白扔在一边,便跟苏白站在导演系的牌子后面聊天。

    苏白告诉许望秋:“我无意中把你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作者的事说了,我们中文系文学社的人都知道了,他们可能会来找你。”许望秋一幅无所谓的模样:“女生过来欢迎,男生恕不接待。”苏白知道许望秋在开玩笑,但还是忍不住骂道:“登徒子!”

    许望秋和苏白在聊天,刘林他们不好意思当电灯泡,就跑前跑后地跟导演系,以及其他系的同学打招呼。不一会儿,刘林他们带了五个长安老乡过来,摄影系的赵飞、侯泳、智磊、王小列,以及表演系的张铁林。

    刘林告诉许望秋,现在到的都是外地学生,北平本地学生没来;他还告诉了许望秋一个非常遗憾的消息,其他系学生在城郊的朱辛庄学习,而表演系在城里的小西天安营扎寨。

    听到这个消息,苏白看着许望秋,幸灾乐祸地道:“是不是特别失望?”许望秋深深地叹了口气:“不是失望,简直是绝望。我就是为表演系来的,真是天不遂人愿啊!”苏白被许望秋的无耻打败了:“学校就是为了防你这种登徒子!”

    等了约一个小时,北电的校车来了,许望秋他们一起上了车。

    校车沿着北平的大街安安静静地前行,而刘林他们对着窗外大呼小叫,显得十分亢奋。许望秋也将目光投向窗外,想看看1978年的北平城是什么模样。北平的街道比蓉城要宽,汽车也比蓉城要多,除了电车之外,时不时能看到吉普、伏尔加,以及魔都牌轿车。由于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街上的车辆并不多,街道显得特别空旷,有一种宁静而朴素的美感。

    汽车一路向北,德胜门、马甸、祁家豁子;再向北到北沙滩,清河、西三旗、回龙观、二拨子;然后才到朱辛庄。穿过一条长长的路,学校大门就在眼前了。

    北平电影学院于1950年建立,当时在北平东城区的石老娘胡同;50年代中期,学院迁址到HD区新街口外大街小西天,也就是后来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集团所在地。

    太祖当时指出:农业大学办在城里,岂不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于是,1969年,北平农业劳动大学全校师生下放到城郊各县务农和教学。偌大的一个校园,四壁空空,楼门上锁,只留下一个人数不多的留守组,看管这一片座落在田野上的楼群。

    1970年,江卿想办一座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那样的艺术大学,为她的“样板团”输送后备力量。决定将音乐、戏曲、舞蹈、电影的教学都集中起来,既要学艺,又要劳动,名称叫“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在僚属们的介绍下,她驱车京郊,选中了农学院的校舍,便下令大兴土木,将原有楼房格局,改建成为舞蹈排练厅、表演教室,又在果园旁新修了十多间单人琴房,准备音乐学院把钢琴从城里搬来。还兴建了两座电影摄影棚,让电影学院学生在此实习。于是,四所艺术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北平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