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写剧本

    第三十二章 写剧本 (第2/3页)

如果可以许望秋想拍战争片,但战争片成本太高,没有七八十万搞不定。在这个时代拍战争片往往是政治需要,对电影厂来说,实际上是亏本买卖。许望秋是借钱来拍,到时候要还的,拍战争片显然是不可能的。

    权衡再三许望秋决定拍谍战题材,用这个时代的话来说,就是惊险片,或者反特片。

    只是该拍什么呢?拍《风声》?拍这部戏置景太复杂,成本非常高,还是算了!《听风者》?这个故事不怎么样,实在没动力拍……

    沉吟许久,许望秋发现适合这个时代,可以搬到过来用的国产片少得可怜。于是,他开始从国外寻找可以移植到国内的故事。当他想到韩国电影《暗杀》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整个人就像吊丝看到女神那样,呵呵傻笑起来。

    许望秋不是想翻拍《暗杀》,而是《暗杀》让他想起了一个故事。上一世,他在电影院看《暗杀》的时候,颇为感慨的对女朋友说,这真是中国电影的耻辱,韩国人都跑到魔都拍暗杀叛徒的故事了,我们这样的故事明明很多,像特科锄奸,军统刺杀汉奸,这些故事要是拍出来,绝对比韩国人的故事精彩,可我们却没有拍出来!

    在1978年拍军统刺杀汉奸显然不可能,但拍特科锄奸却是可行的。

    许望秋记得长影厂在八十年代拍过类似的故事,叫《诱捕之后》,还拍过陈庚的故事。虽然这几部电影都拍得都不怎么样,但至少证明拍这种类型的电影是可行的。

    在想到这一点后,许望秋很快找到自己想要拍的故事了。

    1929年8月24日,中央领导人在魔都秘密开会,叛徒白鑫引军警包围了会场,逮捕了与会的政/治/局/委员彭湃、政治局候补委员杨殷、JS省委军委书纪颜昌颐以及邢士珍、张际春等领导人,中央军委书纪*****临时因故未与会而幸免。

    *****等中共领导人闻讯又惊又急,紧急部署对策,组织特科劫囚车营救,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1929年8月30日,彭、杨、颜、邢四人在魔都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杀害。叛徒的卑劣行径与当局的残暴激怒了革命志士们,中央决心惩处叛徒。

    中央特科第二科,传说中的红队情报科科长陈庚亲自指挥了这次惩叛行动。1929年11月11日,当白鑫即将登车逃走时,红队队员们按预定计划从天而降,伏击镇压了叛徒,并乘着人们惊慌奔跑的混乱之机,悄然隐去。由于事发的霞飞路位于当时的法租界内,此次特科惩治叛徒的事件影响很大,被各大报纸纷纷冠以“东方第一大暗杀”。

    许望秋决定以暗杀白鑫为原型写一个锄奸故事,名字就叫《锄奸》。当然,由于这个故事涉及到众多领导,审查时会有麻烦,因此许望秋决定将整个故事改头换面,中央领导改成了省委领导,魔都改成了滨海市,人物的名字也全部换掉。

    许望秋没有留过学,没到好莱坞发展过,但他对好莱坞类型片有深入研究,反复研读过《救猫咪》好莱坞剧作书籍。按照好莱坞类型片模式写剧本,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他按照好莱坞类型片的标准模式,将故事分为三幕,以军警突袭会场为开端,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