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剧本技巧

    第三十六章 剧本技巧 (第2/3页)

知柳听到这话心里一动,问道:“你们自己办刊物,学校允许吗?”

    黄子辰笑道:“当然允许,不只我们在办,很多大学都在办。像武汉大学的《珞珈山》,中山大学的《红豆》、人大的《大学生》、北师大的《初航》……大家把自己办的杂志寄给其他大学,而他们也会把自己的杂志寄给其他学校,大家互相交换,互相交流。”

    吴知柳追问道:“办这样的刊物难吗?”

    黄子辰道:“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钱的问题,印刷杂志需要钱,这些必须找学校要钱。油印的话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刻蜡纸,很是枯燥乏味,需要专人来做。第二个,就是稿子的问题,办杂志需要稿子,稿子从哪里来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过来见望秋,除了想见见他,还有个目的就是跟他约稿。”

    吴知柳听到这话默默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黄子辰看着许望秋,拜托道:“望秋,帮我们写篇关于策兰的稿子吧。”

    许望秋觉得让大家早点读到策兰是好事:“可以,星期天我把稿子给你们。”

    黄子辰是《早晨》的编辑,听到许望秋答应,兴奋地道:“有了策兰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早晨》的诗歌专号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与北大学生作别后,许望秋他们把煤油炉和锅碗搬回了寝室。他们与北大学生约好,星期天大家再聚,到时候北大学生带菜带酒过来,大家狂歌痛饮,共话艺术。

    吴知柳跟陈凯哥一样,是文学青年,真正想考的是北大中文系。在听到北大学生自己办文学刊物后,他非常心动,觉得其他学校可以办,北电自然也可以办;而且有许望秋压阵,北电的刊物不会比其他学校差。

    整个下午吴知柳都在琢磨这件事,吃过晚饭,回到寝室后,他把这件事向许望秋说了:“望秋,我们也办个文学杂志吧。”

    寝室其他人听到这话都看着许望秋,想听听他的想法。许望秋虽然年纪最小,但在寝室里却是绝对的精神领袖,大家都以他马首是瞻。

    许望秋听到吴知柳想办文学刊物没感到意外,吴知柳是文学青年,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不过许望秋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锄奸》的剧本,并着手筹备电影,哪有时间玩文学,他也不希望吴知柳他们浪费时间:“我这两天在写剧本,剧本写好后,我会拿剧本去找学校,会从老师中找一个合作者,和他一起把剧本拍成电影。其实我希望你们能跟我一起拍的,但你们现在还不行,必须在学校学习。我觉得你们不要在其他事上花太多心思,把精力都用在专业上。这样等到大二大三的时候,我就可以带着你们一起拍电影了。”

    听到许望秋在谋划电影,刘林他们都吓了一跳,学校老师说过,要到大四才会安排大家拍电影,没想到才开学两周,许望秋就准备拍电影了。

    谢小晶对北电的情况了如指掌,觉得许望秋太乐观了:“望秋,拍电影要几十万呢,我们学校穷得要命,根本不可能拿出这笔钱来的。”

    许望秋轻笑道:“钟老给我出了个主意,钱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