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献俘

    第116章 献俘 (第2/3页)

外建功立业而稳住官位,他怎么就不能靠陆远稳住自己的首辅之位?

    所以,这刘宇亮第一个站了出来,且已经直接称呼陆远为国之良将。

    “有良臣方有良将,爱卿贵为首辅,却能熟识后进之辈,可谓老成谋国。”

    朱由检心情大好,对刘宇亮的看法也更好了些。

    这时候。

    杨嗣昌也意味深长地看了陆远一眼,并对朱由检也拱手道:“臣亦为陛下贺,如今千总陆远大胜建奴,可谓扬眉吐气之举,建奴受此挫,当应知我大明非无能战之将。”

    朱由检笑着点了点头:“杨卿,兵部当议叙陆卿之功,务必重赏!先赐陆卿斗牛服一件!”

    “是”,杨嗣昌回了一句。

    陆远忙谢恩道:“臣谢陛下!”

    议功,自然意味着要升官。

    对此。

    陆远内心自然很期待,毕竟只有升为更高的官,才能有更大的权力,带更多的兵。

    至于斗牛服。

    据陆远所知,斗牛服乃仅次于蟒服、飞鱼服的御赐袍服,因其纹补为蟒之一角而形似斗牛而名为斗牛服,本为一品高官服装,但也多有立功之人被额外赏穿此服。

    能得到斗牛服,自然也是莫大的殊荣,至少见到什么阁臣尚书可以不用下跪。

    刘宇亮这时候见薛国观一直沉默,便有意也挤兑一下薛国观:“薛公如何此时寡言,难道对这大功依旧心存疑惑,如同认为陆千总会畏建奴而逃一样?”

    薛国观瞪了刘宇亮一眼,若不是在御前,他真想拂袖而去,但此时他见刘宇亮这么说,而明显皇帝也因为刘宇亮的提醒想起自己当时的话来面露不悦,便不得不上前也说道:“臣请陛下恕罪,臣当时误会千总陆远,不过是因常理臆测,如今既然得知逃敌者非是千总陆远且陆远乃国之良将,臣亦同在朝诸公一样替陛下替大明感到高兴。”

    陆远在从旁看着这些内阁大臣的交锋,他知道明末文官间内斗严重,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的党争并非因崇祯即位而消失,反而因为复社的出现而党争加剧,再加上崇祯帝自身的性格,致使崇祯朝首辅常换。

    如果陆远没记错的话,崇祯十二年,刘宇亮就会被薛国观斗下台,然后薛国观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