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嵩山教学

    第5章 嵩山教学 (第2/3页)

   他快步走向了案台,整理了案台上的文书,喊道:“来人!”

    “大人!”

    “你把这些文书发往地方各县,具体怎么做,我都在上面写了,还有,我要辞职了!”

    “啊?这......这大人,你怎么了?”

    “太过于操劳,身体不适,身体吃不消了!”

    “这,哎~大人,平常我也总是提醒您,让您别太过于操劳了,这身体是我们人的本钱,要时刻注意的,大人,要不要帮您叫大夫看看吧?”

    “算了,不看了,这些东西你叫人送下去吧,我写份辞职奏折,就走了!”

    “是,大人!”说完侍从就捧着文书出了门,在离去的路上也一直在低估着:“这么好的父母官,从此去哪里找呀,这老天也太不开眼了,我宁愿让自己身体坏了,也不想让大人坏了呀,哎~老天不开眼呀!”

    【何去何从】

    “我该去哪里呀?”此时卢植一个人坐在马上,漫无目的,任由马匹自己走着,他时而朝身后的九江郡看看,已经走远了,说实话,他并不想这么早走,九江郡有他牵挂的百姓,他在那里付出了自己的心血,那里的子民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他们是多么需要自己呀,没有自己的帮助,当地的贪官污吏会欺负他们,当地的豪强地主会欺负他们,他们无依无靠,无家可归,唯一可以做的两件事情,那就是祈祷和等死。

    “要回家吗,可是回家自己又能做什么呢,马儿啊马儿,还是你好呀,患难之交见真情,也多亏了还有你可以陪我一起呀,不然我连个说说话的人都没有呀!”此时卢植抚摸着坐骑的马鬃说道。

    此时坐骑被卢植摸得摆了摆头,并发出了“.咴咴~”的马叫声,好似它已听懂了主人的心声,对主人的境遇也感到同情。

    “卢大人别来无恙,贫道在此等候多时啦!”

    卢植一听,立马回头一看,正是那个在自己酒宴上的道士,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身后,此时他下马来到了道士的身边,笑着说道:“还卢什么大人呀,我已经辞官了!”

    “贫道知道,在此特意为你指路而来!”

    “指路?”此时卢植忽然想到,自己在梦境中出现了好多次的那几只小精怪总是说这道士会有救世的方法,不知道是否当真,于是说道:“愿闻其详!”

    “卢子干,你因为得罪宦官,被迫辞职,现在无官无职一身轻,反而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前些日子,你总是反复地做着相同的梦,一树一水一泥土,难道你就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吗?”

    道士一口气说出了一大堆只有卢植自己才知道的事情,不禁对眼前的这道士感到惊奇,那日他在酒宴上突然告诉自己将有祸患,而后又消失,今日又突然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秘密,世上果真有如此神奇之人,莫非真的是神仙下凡,此时卢植拱手道:“大师,你说的话,都没错,其实卢植也是摸不着头脑,为何自从见到你之后,就感觉自己总是心神恍惚,而且还经常做一些离奇之梦,本想要问问你,因此我几次派人四处找你,可就是找不着,今日既然相见,大师可否替我解惑!”

    “东汉朝政紊乱,奸臣当道,举国上下,人心惶惶,百姓家庭,支离破碎,人民生活,不堪入目。而今你心里有报国之志,救民之心,却感力不从心,为何?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

    “不错,现在国家虽然是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乱象并未严重,也并未给汉朝沉重的打击,皇帝也终究无法认清现实,因此,你在现在再怎么努力,也终将无济于事!”

    “那我该怎么办,难道我就这样坐以待毙,眼看着国家分崩离析才出手吗?”

    “卢植,你可知你梦境里那一树一水一泥土是何物吗?”

    “卢植不知!”

    “贫道不妨告诉于你,他们都是嵩山之上的灵物,一为清水仙子,一为桑灵子,一为泥流,他们现都已投胎于人世,专为匡扶社稷,拯救黎民而来!”

    “此话当真?”

    “贫道不打诳语,千真万确!”

    “那你为何将此天机告知于我?”

    “因为,他们正需要一位像你这样的老师,帮助他们成长,教育他们成才,普天之下,也只有卢植你才配有这样的资格,你是大儒马融的学生,才华横溢,又熟读兵法,可谓是文武双全,而你恰恰又不失为国爱民之心,德才兼备,这才是为何贫道屡次主动找你的原因,只是不知你是否愿意担起这一重任?”

    “果真如此,卢植责无旁贷,那他们现在在何处?”

    “易经有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你只需前往嵩山即可,在那里,他们自己就会前来!”

    “那行,那我先回趟涿郡,和家里人说明之后,便出发!”

    “如此甚好,卢植,百姓的未来就拜托你了!”

    “敢问大师大名?”

    “道号左慈!切记,天机不可泄露,贫道告辞!”说完左慈便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了卢植眼前。

    【见义勇为】

    熹平四年,汉朝的多个州郡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旱灾,烈日酷晒,多日不雨,田野干涸,农地上的庄稼毁于一旦,农民没有粮食,竟闹出多起人吃人的事件,而饿死了无数百姓这件事就更不便提,这一切的惨相,以汉朝天人感应的观念,无疑是上天给汉朝腐朽的统治又一个沉重的教训。

    这天,刘备像往常一样,和刘德然、简雍一起出门去野外砍柴,捡稻草。要说体力,三个年轻的小伙子自然不在话下,只是这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蒸得人实在是疲惫不堪,三个人捡了一会儿,便找了一处阴凉地坐了下来,打算缓一缓,也算是劳作之余的养养神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备的内心也是越来越不安分,每一天都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除了砍柴就是织席贩履,对于像刘备这样十五岁的年轻小伙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刘备自己时常会一个人独自思考着:自己好歹也是中山靖王刘胜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