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仅此一家

    第22章 仅此一家 (第2/3页)

筛选等领域,还没商业化,反而是自动驾驶第一个商业化了,所以在科技媒体眼里,这就比较科幻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媒体的震惊度,基本上是跟地球上2016年,谷歌的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时候差不多震动。

    毕竟,这是要作为“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一个拐点来报道的。

    哪怕是虚张声势的夸大报道。

    麻依依在台上,做了简单的描述性发布后,就招呼媒体记者们都到外面的试验场进行实地观摩。

    汉核的无人机非常争气地在空中划出各种姿态,灵敏无比。

    这些本身并不足以让媒体人惊讶,关键是后面几步展示。

    “有哪些朋友愿意来亲自尝试操作的?只要经过我们的技术支持人员的简单操作讲解,外行人也可以在这个场地内尝试无人机的操作。”

    “外行人也能开?不怕摔了么?”

    “这么智能?那是不是跟打游戏一样了?”

    好多记者都是心中一凛,然后因为职业习惯,下意识就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认为是公司方面在记者当中安排了托儿。

    “哼,肯定是安排了提前懂怎么飞的托儿,来演戏吧。”

    好几个记者都这么想,不过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这么想的人一般也都会举手。

    这样的话,一旦过会儿试操作没选到他们,他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想法:看,果然是安排了托儿吧!哥/姐这种真.路人果然没选上!

    然而,这样想的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很快意识到自己错了。

    因为他们被选中了。

    “你,还有你,对第三排左边数第六个,第八个,都可以来试试。让技术支持人员先简单教你们一下。”

    “啊?”被喊到的人里,不乏还有女记者。考虑到女人动手能力比较差,女司机更是某些代名词,这些妹子记者顿时懵逼了。

    “难道不是安排好托儿的?我没报名当托儿啊,不会是哪个环节安排出漏洞了吧?”

    这些人上去之后,倒也很快抛开了杂念,就跟女生第一次跟教练学驾照一样,心态挺谦虚的,没几分钟,就掌握了基本操作。

    没轮到的、心里对是否有托心存怀疑的,都在旁边看着,一会儿他们也会有机会的。

    很快,菜鸟们操控的无人机纷纷升空,他们都发现,这东西还挺简单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手柄、还有类似于3g信号回传图像的接收器。给无人机下达的指令,都以目的性的为主,也就是让它飞到多高高度、哪个坐标、往左还是往右。

    而不是传统遥控航模那样要自己调节动力输出、姿态、一大堆参数。

    换言之,人类只要知道去哪儿,目的是什么,至于怎么做到,怎么去,跟人类已经无关了。

    “果然跟宣传的一样给力。遥控航模,能航拍的遥控航模,都不稀罕,分别出现几十年和十几年了。但是,只给目的地信息,怎么飞可以自动实现,这确实算是无人机了。”

    一些比较资深、懂行的评估记者,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然后,更多意外扰动和临时的自动解决方案,一步步让他们大开眼界。

    首先是扰流的自动规避。这问题平时可能不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