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名册

    123,名册 (第2/3页)

    侯府备了宴席让过来祭拜的族人一同用餐。

    “侯爷,族长,公主殿下来了。”萧侯身边的随从在门口通报。

    族长就是三老叔爷,看了看面无表情的萧元祐,颔首,

    “让她进来。”

    话音才落,门口光线一暗,金金公主在一名丫鬟一个婆子的搀扶下走了进来,面色有些苍白,看起来比前两年更加的柔弱。

    约莫是为了配合今日的祭日,身上穿的是一袭素衣,映衬的她仿佛随时都能消散一般。

    金金公主进来后,向三老叔爷行礼。

    三老叔爷随意的挥挥手,“你身子看起来不好,免了吧。”

    金金公主一反从前看过的那种无辜残莲的样子,率先赔礼,

    “都是我疏于管束,才使得容儿在祠堂里做出失礼的事情。”

    “侯爷,他受多少的杖责那都不为过,不过,能不能请侯爷念在他身子刚恢复不久,打了以后就不要再惩罚于他了?”

    金金公主声音不大,轻轻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不过却带着不容人拒绝。

    杖责萧容是萧侯下的令,接下来处罚不处罚那都是要看萧侯的意思了。

    辛夷倒是觉得奇怪,这个金金公主难不成换了个路数了?

    不哭不闹的,反而先赔罪,这是先礼后兵?

    莫不是这两年关起门来学兵法了?

    萧侯直直的望着金金公主,

    “这是在祖父的祭礼上,他都能如此的忘形,我还能指望他什么?”

    “等着将来他在我的祭礼上气我吗?”

    萧侯面色不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斥责金金公主。

    金金公主一收刚才那不容拒绝,而是正了正身子,低声下气道,

    “侯爷说的是,是我的不是,只是容儿到底也是侯爷的孩子,难道就让孩子将来和顾家少爷一样,瘫在床上吗?”

    “那还等什么呢?侯爷该两年前就将他打得从床上爬不起来呀。”

    辛夷心里想给金金公主鼓掌,这两个情深义重,不顾所有人反对,都要在一起的人,反目了吗?

    训斥完金金公主,萧侯招呼着大家往外走吃酒席。

    金金公主站在那里,靠在丫鬟的身上,看着大家往外走,最后目光停留在萧元祐的身上,带着些莫测。

    等到萧元祐离开的时候,萧侯对于萧容的后续处置也下来了。

    萧容从即刻起,连跪三日祠堂,之后禁足一年,吃斋念佛,抄写经书,为老大人祈福,不得沾荤腥,不得近女色,不得踏出院子半步。

    这个惩罚可谓是严厉的很了,奇怪的是金金公主竟然不哭不闹不求情,只是默默的把儿子所需的一切给打点好。

    颇有点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爆发的样子。

    在老大人祭礼上发生的事,转眼皇帝那边也知道了,当即宣了萧侯进宫,不等他见礼,就一个砚台砸了下来,

    “你的好儿子,竟然在祠堂里做出那些事情来,你以为那些惩罚就够吗?”

    “萧月之,你给朕听好了,金金公主这一辈子就只会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妾,朕不怕她国反面,不过是一战而已。”

    “我告诉你,当年元祐说老大人的死有异常,朕还曾呵斥过他,现在,朕不妨直言,这么多年,元祐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查找真相。”

    “你最好没在里头动过手脚,否则,别说金金公主,就是你,也自身难保。”

    萧侯身子微微一颤,“陛下,微臣问心无愧,那是微臣的父亲,微臣如何会下毒手?”

    “朕不管你有没有愧。”皇帝老爷一瞪眼,“朕告诉你,你这个侯爵是怎么来的,朕也就能给你怎么样得撸下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萧侯捏紧了拳头。

    皇帝冷笑一声,“若有实证,你以为朕还能让你们好好的活在世上么?”

    “金金公主还妄图让她的孩子得爵位?就算是元祐不在,她生的儿子也绝对占不了元祐的位置。”

    “朕一直是个讲道理的人,若不是因为太讲道理,多少个金金公主都被朕给捏死了。”

    “小侯爷,朕可告诉你,你但凡对元祐有一丝的不好,你这个侯爷也做到头了。”

    “以后少去元祐那里,打扰他们给朕生孙子!”

    “崔海,送萧侯爷出宫去。”

    被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顿的萧侯就被这样的送出宫去。

    他心里头憋了火,出了宫门一言不发,就往侯府回去。

    ……

    辛夷说要查当年老大人去世真相的事情也就真的开始查了。

    这些年,她也有了一些人手,老夫人给的,萧元祐给的,还有她自己盘的。

    查这件事她也没避开萧元祐,甚至还询问过他该从哪里着手。

    其实从萧元祐有能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查了。

    到底过去那么多年,当年的知情人也早就散了,有些离开的离开,有些死的死。

    萧元祐能找的线索都找过了,并没有什么发现。

    不过辛夷做这些,他也没觉得多此一举,反而有些感动。

    因为辛夷牵着他的手,细声细气地道,

    “五哥,你还有我。”

    两人仿佛角色对换一般,互相安慰着。

    确实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还真的给辛夷整出了一些问题来,比如当年老大人为何要去慰问那些流民?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去的?

    去也就去了,又是怎么会和那些流民接触的?

    还有,当年那些流民后来的去向,以及当年跟着老大人一起去看望流民的下仆在哪里,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里面有些萧元祐也想到了,并且反复查过的,那些查到的情形也就能拿出来用。

    最后两个人反反复复的商量,开始寻找当年在老大人身边侍候的旧仆。

    萧元祐并不是没找过,他已经找了很多次,也甚至没有放弃寻找,每每有点消息,兴匆匆的去,到最后都是一场空。

    辛夷少不得劝慰萧元祐,“咱们尽人事听天命,祖父在天有灵,如果真的有冤,一定会让我们找到线索的。”

    萧元祐有些怔怔地看着辛夷,眼神晦涩不明。

    到底,还是同意了辛夷方言要寻找老大人身边旧仆的消息。

    也许这是个突破口,阳谋有时候比阴谋行驶的更加坦荡,也更加有奇效。

    提到老大人的事情,萧元祐的心情还是有些低落,眼里的忧郁仿佛化不开的浓雾。

    辛夷更是贴心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