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朝的庭争

    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朝的庭争 (第3/3页)

有首领,几个人说得不投机就四下散开了。

    “吕将军要走了么?”孔繁眼尖地看到正要走出大殿的太尉吕庆新,吕庆新摸了一把胡子,笑得很是憨厚:“这种事情你们文人商量最是得宜,我这一介粗人,可是无法为皇上分忧。”

    “吕将军此言差矣,您贵为三公之一,怎么能没有想法呢?”孔繁和林廉的差距在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他太不识趣。

    “到底最后还是要皇上定夺的,老夫想那么多做什么,还不如回去好好泡脚来得实用。”太尉吕庆新一直都安坐三公之位,也是有道理的。

    而孔繁他见过杨明,对他也认可了,但考虑到残留的林党官员,他也只能走迂回路线。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孔繁已经准备好了对策,而林党那边意见还没有统一。

    “各位爱卿,关于御史大夫的人选问题,你们都有何意见?”赵瑜坐在龙椅上,随意开口。

    最先开口的人是司农卿乔然。

    “回皇上,微臣认为御史中丞姬昌可胜任御史大夫一职,其一是他为人谦虚谨慎,做事细致周到,通透练达,人品好;其二是他在御史台系统多年,工作能力很强,可以胜任御史大夫这个职位。”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姬昌是孔党的人,司农卿乔然这话无疑是在刺激林党的人。

    “乔大人所说虽有道理,但能做好御史大夫并不是靠人品就行的,乔大人说姬大人工作能力强,恕在下直言,在下还真的没有听说过姬大人办过什么大案子。”

    说话的人是宗正谭方圆,他算不得是林党的人,只是对林廉有些好感。

    “谭大人这样说就不对了,什么叫做没有办过大案子,案子只有对错之说,哪里会有大小之说?”说话的是太常卿秦肖,他本和康路关系还算不错,康路下野之后他一时没了方向,现在孔繁最大,他适时巴结一下也未尝不可。

    “功劳没有什么大小之分,过错没有大小之分,我们的品阶是不是也不要有大小之分,以后你的下属见到你也不需要行礼,是这样的意思么?”宗正谭方圆是个牙尖嘴利之人,对付太常卿秦肖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你……”秦肖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狠狠一甩袖子,退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这姬大人虽好,不过微臣觉得文正大人也是不错的,办事勤恳,也多有建树。”说话的是京兆尹马天荣,他是个不可不扣的林党,不过是他工作水平高,孔繁一直想动他,一直没有动得了罢了。

    “文大人确实是可造之才,不过他去年才进入官场,只怕是经验还是太少了些吧?”秦肖白了马天荣一眼,不过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林党虽没有了头领,各自为政,但战斗力还是挺强的,孔党一直都是小兵在说话,孔繁至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

    看着越来越剑拔弩张的局势,判官的少府孟邹开口了:“依我看,御史中丞杨明是个不错的人选,工作能力强,前些日子皇上还表扬了他,虽到御史台的时日尚短,但工作经验不少,也是勤勤恳恳的,想必能胜任这个位置。”

    少府孟邹不是两派的人,而杨明在明面上也不属于两派,这番话下来,两派的人都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