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灵台草堂

    第四章 灵台草堂 (第3/3页)

宣纸,挥毫把经文描一下,在一笔一划间,见心明性,修一种气定,养一道神闲,却亦是乐事。如此,无非是小孩子心性而已。栖居于山野田园之间,在这个由稚童到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就算偶尔有一些傻事,那也无可厚非,小孩子玩闹的心性,也就不算什么的了。玩得累了,便午休一小会。或许,这也是整个无猜的少年时光最美的缘故吧。

    醒来,自觉到讲经堂,听授学习。午后两点至四点有两节课。

    偶尔的,总会有一两个孩子会冒着风险,偷描一张师父在讲台上板书的背影,然后偷偷传递着,捂着嘴偷笑。有时,师父讲到妙处,还会以神通变化以作种种譬喻,方便解说,开导学生便于理会。

    讲台后照壁上,一直挂着师父手书的那幅“知行合一,见性明心”的字帖,时刻提醒孩子们要如临水观景一样,照见本心,寻回自性。两边挂的“修齐弘法以为家务,治平利世便是事业”的字样,也在时时警策着孩子们,学习与修行皆有职责,光阴易逝,千万不要懈怠。

    讲经结束,修课放学后,众学子排班晚殿。结合禅宗的仪式,从弥陀经起,到蒙山施食、转经、皈依礼拜,一般需四十五分钟左右。那一遍遍转经筒的声音,在铜钟敲响的音节里起起落落,声声敲在心头,让心灵无妄无尘,遨游庄严天地中。

    黄昏笼罩下的灵台草堂,散发着清宁祥和的光辉,与半山飘过的彩色云霞交相辉映,夕阳的余光斜斜投射,将云霞远远的边际抹上一层金边,唯美而温馨,有种安宁意境划过心上的感觉,——那种归宿的感觉,是熨帖而温馨的,是呀,若无归宿,怎能安住?如此唯美的意境,是一种安详而宁静的情愫,缭绕心间。

    珍惜当下,须感受于心。

    五点左右,吃过晚饭,年少的孩子们亦可以三五一伙去后山林里躲猫猫捉迷藏。年长的孩子可以独自散散步,单独一人,去忘忧河边坐坐,可以思考白天的对错,或者享受心灵放旷而任意的逍遥,寄一缕相知,传至于悠远的时空,聊慰彼此的幽寒。

    夕阳余晖,终是要归去天庭了。静静流淌的忘忧河也是逐渐隐入黑色的夜空,黑夜也是逐渐湮没了山林,偶有几只晚归的红唇鸟掠过,留下几声鸣叫的余音,更显草堂的一片寂静,在清凉的夜气里相互融合,并不突兀。黑夜的暗,有时并不持久,银白的月亮有时也会来替代太阳,散发清晖。只是,与日头的温暖相比,月亮是孤冷的。

    讲经堂一般不设晚课,有勤奋的学子可以去晚修,那里的书卷是开放的,可以任意取阅,但因很多经卷皆是孤本,是故,阅读完后须放回原位,不得私自带出经堂,如确需带出,须经大师兄金蟾确认报备,以防遗失。

    青埂山的夜,很静谧,连鸟儿也早早进入了梦乡。

    孩子们回到住地房间,一些年长的孩子会盘坐床上,将昼间所习知识再消化吸收,反复打磨修炼;一些孩子会摆好懒人桌,放几本自己喜读的书,让自己逐渐沉浸于书本,在文字的世界里领略别样风景,或深思,或垂眉,或入定,心安于静。

    从天庭上投下的夜,太黑了。

    青灯摇曳,发散的光明是淡薄的。人心趋于光明,也能适应黑暗。

    山野的虫声轻鸣,月亮已挂中天,将银白的清晖洒落窗前,孩子们已经睡了,因为,明早还要继续修行,迎接那即将到来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