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回 早已想好了说辞

    第16回 早已想好了说辞 (第2/3页)

富有余。

    这般一来,把言欢读书的银钱有了,家中温饱也无需忧心,隔几日还能吃上一顿荤腥,一家子气色都好了许多。

    把母对钱家感激不尽,直言定将钱芳馆当亲生闺女一般疼爱。

    成亲之后,把母不曾食言,对钱芳馆着实疼爱,一年后又添了孙儿,把母更是喜上眉梢,成日满面春风,逢人便道祖上积德,与钱家这般好的人家做了亲。

    而把言欢待娇妻也是极好,自有了孩儿之后,二人恩爱更胜从前。

    浓情蜜意之际,把言欢忆及庙中初见钱芳馆,那时她翩跹袅娜,惹人怜爱,便为她起了一小字,唤作翩跹。

    这便是翩跹馆的由来。

    把言欢自娶妻之后,更是勤学苦读,废寝忘食,发誓绝不不辜负岳父母的信任,定要让娇儿美妻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读数年,他终于一等进士及第,又得了圣上的青眼,亲封正六品朝奉郎,彼时的他可谓年少有为意气风发,也算是登上了人生的第一道高峰。

    人在困苦之时,只想着能裹腹即可,可若真能吃饱,却又不知满足,总是想方设法,要吃些更好的才是。

    这便是得陇望蜀,欲壑难填。

    而人在窘迫之中,若是有人拉他一把,他自然是感恩戴德,可若是这拉他的人一直带着他,日子久了,他也便觉得理所当然。

    这便是斗米养恩人,升米养仇人。

    钱芳馆日后遭遇的一切,也许在成亲之时便已注定。

    把言欢叹了口气,午夜梦回,他也曾想过,若当年不曾中那进士,他守着自己的小家,会不会比现下活的更快活些?

    思及此处,他面有愧色,犹豫片刻,终于还是抬脚走了进去。

    房中残留着些血腥气。

    钱姨娘脸色苍白,虚弱的靠在床头,头上绑着个抹额,喘息微微,我见犹怜。

    曲嬷嬷在一侧怀抱襁褓,忧心忡忡。

    一旁站着个奶妈子。

    “老爷回来了!”曲嬷嬷抬眼一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