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刮到家门口的风暴

    第749章 刮到家门口的风暴 (第2/3页)

    但顾松没去管这些,度完了假,就去漫游者发布会上晃了一圈,正式对公众介绍了量子超算中心以及燧石集团的量子计算服务。

    顺便立了个flag,说第三代神威无量的量子比特级别要破万,争取在明年可以和大家见面。

    实实在在的效果就是:量子超算中心的能力,已经可以体现以后真正实用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可以干哪些事了。

    因为现在基于神威无量的架构,有心人已经可以开始丰富量子计算架构的生态。

    语言和系统,燧石集团搞定了。但量子计算机软件应用这个蛋糕,还是有的。

    燧石集团对外公布的科研突破,似乎变少了、变慢了。

    太空人训练中心,只是已经突破的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但越是这样,越是让其他敏感的各方感到担忧。

    没有理由啊,有了量子超算中心,科研突破没可能慢下来才对。

    依照各方大佬预测的一样,应该是各种学科小圣杯频繁出现突破的局面。

    所以华国一定是在进行技术储备。

    一定是的!

    ……

    谢茵然喜欢上了南海岛的那个球形小屋。

    毕竟去太空的各个角落探索,看神奇的风景,是很让人着迷的东西。

    在昌文架构起了超算中心,顾松就干脆也主要待在这边。

    燧石空间城现在开始进行核心舱段第一个关键部分的内部施工,顾松需要密切关注其中的动向。

    顾松长期待在昌文,简玉书是真有了和他多交流的机会。

    这天下午,两人又在一起聊。

    “这个建造速度,虽然比我想象的快了很多,但是真的赶得上吗?不能搞个更简单的去吗?比如就现在这种状态,也已经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天器了。”简玉书瞅着现在暂时外观上没了动静,只在内部忙碌不已的燧石空间城,不免疑惑。

    顾松躺在躺椅上看着海说:“自从知道燧石号的存在,到现在十年了,我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其实吧,你真说要赌一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风险就太多了。”

    “你讲讲,我也学习学习。”

    “举例子说。如果造出了应龙王,它能不能过去?可以,但是会花非常非常多的时间。哪怕它用上了非常强力的第四代核电反应堆,拥有现在足够强劲的电磁推进引擎,它到达太阳系边缘要花的时间,依旧需要好多年的时间。如果只用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