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两银子

    第二十五章 一两银子 (第2/3页)

    等走到内堂门口,刘千里才注意到他们父子女三人在别人光亮可鉴的方砖上,留下了不少黄沙尘土印迹,顿时略局促地立在原地,脸上也是歉意。

    山羊胡中年男子看在眼里,心里自又是一番打算。

    看来倒是憨厚朴实的一家,也不用担心他们以后拿乔,只要自己实心相交,这笔买卖应该能长久下去。

    估计也是先祖保佑,为了不让药铺在自己手里衰落,才让这父子女三人给自己雪中送炭。

    如此心思下,山羊胡中年男子更加热忱地招呼父子女三人入内堂,还一派推心置腹地说起自己眼下的困境。

    原来此人叫杜世友,这间慈济药铺乃其祖辈所开,在青阳县已有七八十年之久,传到杜世友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至三年前市口那家药铺开张,因其东家来自清河县,据说是某一世家大族的旁系子弟所开,此人背景深厚,不仅药材渠道十分广,还和他们青阳县令有些交情,如今药铺声势已隐约超过慈济药铺,有成为青阳县第一药铺的势头。

    杜世友眼见祖传的药铺要在自己手上衰败,可谓是急得夜不能寐,已经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广找名贵药材的货源,只是苦于人脉稀薄,财帛根基不够,一直未能扭转乾坤。

    尤其是最近一年,已经没有青阳县大户人家来他们的药铺了,也就靠过去的名声,接一些殷实人家和乡下土地主看病拿药的生意。

    说到这里,杜世友就是一叹,和刘千里称兄道弟起来,“刘兄弟,你放心,我杜世友一定给你公道的价格,不会让你们吃亏!”

    刘千里虽不认识杜世友,却也知道慈济药铺的名声,他们杜家人世代行医,一贯仁心仁术,在他们老百姓心里是不错的医者。

    依过往的印象,加之杜世友现在的热忱,刘千里已经倾向于和杜世友长期合作,回头见坐在身旁的小女儿作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知道是任自己拿主意,便道:“杜兄客气,我在家行二,你唤我刘二就是。以后若再有石斛,我们定卖给杜兄。”

    这种场合,可没有小儿插嘴的余地。

    两个当家作主的成人一说定即可。

    已经先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