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合作

    第二百五十三章 合作 (第2/3页)

依赖。

    但是由于米粒家自己的替代型号尚未投入使用,所以只好将摆脱依赖的目标时间节点推延至2022年。

    而毛熊的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也仍然继续向米粒家交付RD-180发动机。

    事实上,毛熊还有另一个火箭发动机型号也出口给米粒家,即RD-181发动机。

    所以毛熊和米粒家的关系,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对比一下三家的发动机比冲和推力。

    银河科技的是比冲471秒、推力547吨。

    米粒家的F1是比冲264秒、推力691吨。

    毛熊的RD—180比冲是337秒、推力是423吨。

    而毛熊的RD—173比冲是337、推力847吨。

    从比冲来看,银河科技的氢氧发动机是第一,毛熊的RD序列第二,米粒家的F1第三。

    从推力来看,毛熊的RD—173第一,米粒家的F1第二,银河科技的氢氧发动机第三,毛熊的RD—180第四。

    至于米粒家和毛熊还在研发的火箭发动机,还东唐号称推力500吨的火箭发动机,这些都是没有投入使用的。

    “同兴,如果使用这个火箭发动机,可以1吨的物品发射多远,我指的是在蓝星里面。”黄豪杰问道。

    秦同兴听到这话,顿时知道黄豪杰打什么主意了,他点开全息投影,快速的计算起来。

    在云超算的配合下,一个粗略的结果出来了。

    “如果采用高密度的亚金属氧和亚金属氢作为推进剂,整个火箭系统大概85吨左右,可以将1吨左右的物质,发射到1.6~1.7万公里之外。”

    “各个阶段的速度是多少?”黄豪杰接着问道。

    “发射大气层阶段,大概是每秒2公里左右;近地轨道阶段,大概是每秒6公里左右;再入大气层阶段,大概是每秒7公里左右。”秦同兴将数据说出来。

    “火箭整体重量85吨,有效载荷1吨,射程1.6~1.7万公里。首段速度2公里每秒,中段速度6公里每秒,尾段速度7公里每秒。”黄豪杰一边说一边将数据记录起来。

    这个东西制造出来,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慑,那1吨的有效载荷,把蘑菇装上去,就是妥妥的战略二踢脚。

    不过银河科技没有蘑菇蛋,这个东西只能给东唐使用了。

    黄豪杰就相关资料打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