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强烈的危机

    11. 强烈的危机 (第2/3页)

糟糟。

    白马街的人流量确实大增,有点步行街的模样。自己的生意依旧供不应求,但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不再。

    他经常拿出手机,打开移命系统APP,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过来。

    可惜,一直到下午,毫无动静。

    该死的系统,只管结果,不管过程有多难熬!

    张三的清新糕,一出炉就卖掉,30、30又30的进账一直没停过。如果他不在现场,光看收入,肯定和以往一样,踏实又愉快。

    可是,自己在现场看得明白,店前的队伍,以前能达到转个弯,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程度,现在基本上到马路边就没了。

    很多人一看队伍长,先去其他冒牌店转一下再过来。有的手里还端着足以乱真的水货,边吃边排队。

    这种情况,冒牌店自然欢喜,但张三心里煎熬。他非常担心,这种现象,算不算网红店要走向衰落的开端?

    大街上此起彼伏的“清新糕”声音,明知道他们故意用不知哪国的方言普通话在充数,但慕名过来的游客不知道呀,天知道有多少人被蒙在鼓里,以为那就是正宗清新糕。

    越想越危险!如果那些自以为吃过清新糕的游客,向身边的朋友传递没毛用的建议,网络和强推,还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吗?

    越想越恨。老子安安静静赚钱,招谁惹谁了?!

    正想着,突然看到对面有家店,门前出现了不正常现象——居然在排队!延伸到马路边后,还能华丽地转个弯,人数不断增多。

    什么情况?张三待不住了,快步走过去。

    老套的同款海报,清新糕被写成了“靖新糕”,“立”字旁非常潦草,粗看以为是“氵”。

    “卖清新糕了,专/卖产品……”伙计在门口叫唤。

    “妈的,这是清新糕吗?靖——新——糕,会不会说人话?!”张三走到队伍前面,大声吼道。

    “是呀,清新糕,专/卖呀!”伙计看了张三一眼,不认识,按套路解释。

    “麻蛋!”张三听出来了,这家伙的发音不准,在“清”和“靖”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