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少年 第八十章 黄雀

    边境少年 第八十章 黄雀 (第2/3页)



    酣畅淋漓,接近虚脱而死,说的就是当时的情景。余震真意看着真武令,喃喃自语道:“老头子,这么些年,我被人欺负的时候,你怎么不出来帮我?”

    小屋之内,无人应答。

    余真意闭上眼睛,内视起自己的修行状况。所谓内视,就是以心眼,查看感受自己体内的窍穴。

    修行者都知道意守丹田,却不知道意守二字实际上就是运用两眼神光返观内照。内视就是眼光和意念合在一起,然后,意在哪儿就观哪儿,意在哪个穴位就观哪个穴位。

    返观内视是通往高层次修炼的必经之路。

    盲修瞎练者不知其中的奥秘,却把体外看到的一些光看作是很神奇的事,贪练不舍,而没有把功夫用到返观内照上来。气功修炼的高层次是出阳神。

    阳神呢,它由气光胎修炼而成,在修炼中被称为“道胎”。

    它是以气光的形态表现出来,而这种光是一种内光,是一种灵气能量。这种光的产生,必须是由意念和气相结合才能出现。而反观内视就是把意念守在特定穴位上,将意念与这个穴位之气相结合才能出现这种光。

    所以说,返观内视不仅是往里面看的问题,而是修行者的神觉、意念带到了相应的穴位上。有位名医,同时也是大修行者曾经说过“内景隧道,唯返观者察之。”

    不返观就没有内视功能,没有内视功能也就难以了解人体的经络、穴窍情况。“为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更重要的是,进入不了高层次,难达彼岸。

    所以修士常说:“彼岸非遥,回光返照即是”。只要在内守的时候,抓住返观内视,就可以很快出现光感,就可以一步登堂问奥。

    余真意如此记着内视,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修为还不够。

    踏浪境又有一句话,寻气以阴跷为先。

    气生于阴跷。神光下照阴跷,就容易引生内气。阴跷是八脉之一。就奇经八脉来讲,阴跷脉通,则奇经八脉皆通。阴跷的部位在会阴 穴,是采气的关键穴窍。

    阴跷一脉,上通泥丸宫,下透涌泉,真气的聚散皆从此关窍。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浑浑噩噩,如醉如痴。如果仅是为了尽快得气,守阴跷是简便的方法。

    修行中,炼体调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则体松,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必散乱。形正则生势,静则有顶天立地、包容宇宙的气概,动则有排山倒海之势。

    很多人在修炼时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通周天过夹脊时就容易出大偏。修炼中,从尾闾到夹脊,往往会有岔道,古人称之为“十字街头”。

    想要迈入乘风境,体内的窍穴是关键。

    在紫气宗的另一边,谢宝树此时正在写字。

    从小,他就家庭富裕,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吟诗作对,舞文弄墨,谢宝树都会一点。好像除了修行,他在别的地方, 都能取得不错的成就。

    就在身后,一个穿着青衫的老人,正在观看谢宝树写的字。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青衫老人正是紫气宗的老祖孟天青,他拍手说道:“宝树啊,你这等才情, 就是修道,肯定也是天之骄子。所谓样样精通,就是这个道理,怎么样,想不想快些修行?”

    谢宝树淡淡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