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下熙熙攘攘 第四十八章 武王饭

    第二卷 天下熙熙攘攘 第四十八章 武王饭 (第3/3页)

将军府内有武将可战,决计抵挡不过。

    我们三个坐在桌前,竟被这阴气压得起不来。不是身体受限制,而是心情绝望。就如那对武魂一窍不通的阎小雯,也乖乖地坐在那儿不吐一个字。半分钟后,便听得院门口传来哒哒的脚步声,紧接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就闪入院儿里来。刘鸿坚穿着一袭厚重的黑色风衣,一边脱着手套一边向我们这儿走。他一见到我就笑了,滔天的阴气立刻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柔的,随和的气息。这不是人能刻意展现的气场,只来自于他原本的心情,自然地流露。

    刘鸿坚如入无人之境,轻轻拉开那门,径直走入屋中,自门边儿抓起一把椅子。他把那椅子掸了掸,微去其尘,即摆在了我们的跟前。我们三个人本来占据了圆桌的三个方位,刚好被他占去了最后一边儿,正对着我。刘鸿坚看了看我们的饭菜与用过的餐盘,笑道:“我大老远追过来,也没有吃饭,不如我再盛一碗,大家一起慢慢聊几句。”

    “锅里有的是。”孙逸群真就去厨房给他盛饭,满满舀了一大碗,搭一双筷搁在他的跟前,“就是没有酒菜。其实以前我们也没正式坐在一起过,就是龙牙那天晚上喝了点儿酒。”

    “喝的是郭迁的武王酒。”刘鸿坚往碗里夹了几片菜,大快朵颐,毫不客气,“今天,我也愿意吃一口郭迁的武王饭。”

    武王酒武王饭,这都是有说法有由头的。自第一世代起,各地林立的武王们在立业时,便会聚集所有手下,为每人赐一碗武王酒。武王先敬众人,众人依次敬过武王,即发誓效忠,从此福祸相同。被赐武王酒的人,就属于元老般的人物,乃武王不断的臂膀。这武王饭,则是在下属离开武王后,回来复命时所受赏的一饭。相传三十五年前天南武王徐溪在府中设宴,忽然闯入一个早先叛逃过他的年轻魂士来。那魂士进门便被左右叉住双手与脖颈,只能跪在地上。他对徐溪说不感武王大恩误入歧途,今受尽屈辱欲重返武王座下。左右都是魂侯级的人物,再不就是武王亲信,怎能容忍这叛徒求饶呢,正欲带出斩了时,那天南武王竟喝令诸人退避,请魂士入宴来。他说这人无论如何也是为我卖过命,纵天南众士不容再不能有他安身之地,也应在他走之前,给他盛一碗饭来。这魂士感激涕零,就着眼泪吃完了一碗饭。走的时候,他对武王许下倾毕生为报答的愿望。五年后天南城破,徐溪座下魂侯分散各处不能照应,竟有人逼到徐溪府上来。徐溪寡不敌众,爱将被斩,都到了引颈受戮的时候,不相当空杀出一个奇人,驱策一名将拼死救下武王,解此一围。徐溪认得这就是当初那个搅了宴席的年轻魂士。魂士替徐溪挡了一刀,已是奄奄一息,抬眼见日薄西山的模样。徐溪搂着他,说当年为他盛饭,不过是做给同席的人看,收买人心罢了;置于冲突乱军之中救他一命,实在不值得!魂士感觉到有滚烫的水珠落到他脸上,便睁开眼,看见武王在哭。他用最后的力气揩去武王的眼泪,笑称武王宴席所请大员皆重,他一叛逃之士恬不知耻搅闹酒局,不见头点地,有一饭足矣!言讫魂士死,徐溪竟金盆洗手,舍去武王名号回老家颐养天年。后来之人纷纷效仿,若犯了不算太重的过错,便到武王门前讨一碗饭吃。若武王赐一碗饭,就代表武王心宽,吃过饭就可以继续跟随他为他效力;若武王闭门不给,证明武王有了心结,便教好自为之,尽快离去。后来这饭,也代指替武王做完大事后,武王为接风洗尘,庆功的筵席。分武王酒受武王饭,于魂士于魂侯,皆无上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