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西夏国相(苦求收藏和推荐票)

    第十六章 西夏国相(苦求收藏和推荐票) (第2/3页)

子,另外还有四分之一党项人依靠宋国每年的岁赐换成粮食倒也能勉强不饿死,可是剩下的四分之一党项人便只能四处劫掠了。

    夏国周边有吐蕃人、回纥人,还有北边的蒙人、东边的契丹人,以及南边的宋国。

    契丹他们不敢招惹,吐蕃人、回纥人和蒙人比他们还穷,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以致于这三个族群的人都最能拼命,以夏国当今的武力这三族当然不是对手,可问题是打赢了抢不到多少东西,还损失不小,实在不划算,所以即使宋国每年有所谓岁赐送来,党项人依然要抢宋人。

    好在抢了宋人之后,只要带着东西走人,不占了宋人的土地,再及时向宋国朝廷上书求和,抢来的东西也不用还回去不说,宋人每年的岁赐也不会少丝毫。

    只是,自从范仲淹主持西北军政一段时间之后,党项人这个套路渐渐不灵了,抢东西越来越难不说,还损失不小,甚至还打了两次败仗。

    当然以梁乙埋看来,死上一些党项人,粮食也勉强够用了,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问题是去年冬天雪太大了,党项各部族牛羊冻死无数,而宋国送来的岁赐又故意多是丝绸、瓷器和酒水,去年甚至没有送来一粒粮食,而西夏国之前吃了败仗,强势不起来,这就导致开春之后,新粮没有下来之前,西夏国缺粮的厉害。

    如今西夏有一半人已经断粮了,只能出动大军南下抢食了,甚至梁乙埋身为国相都不得不亲自统领其中一路大军南下。

    考虑到大顺城的‘难吭’,又有种谔这等难缠人物镇守,梁乙埋便想借横山中的子午小道,绕过大顺城,在宋国腹地大抢特抢。结果没藏猁那个废物竟然失败了,梁乙埋只好带领大军来吭大顺城这个硬骨头。

    说实话,若有其他办法梁乙埋决不想去啃硬骨头。因为死的人太多,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

    所以,梁乙埋准备攻打两日大顺城之后,若还不破城,便留下三万人继续攻打大顺城,另外两万人分批轮流着南下去烧杀劫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