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六零农家太婆婆(18)

    第四十一章:六零农家太婆婆(18) (第2/3页)

年的具体年景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天灾人祸持续三年这一点她还是知道的,况且,接下来的半年就算有山上那些红薯支援,大多数人家肯定也都是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甚至于维持每天三分饱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吃不饱,自然就没有办法努力干活,不努力干活,那田里的作物产量就不会太高,要是环境,或者说天气再不怎么样的话,最终田地里的农作物产量又可想而知。

    想想就觉得未来一片灰暗。

    “这……”

    乔复华脸色顿时白了,但他也知道这不是没可能的事,内心的情绪更是纠结非常,有种迷茫感。

    他终究只是个活了几十年的普通村长罢了,一生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县城,就算因为年纪大的原因能有些智慧,但这种年岁积累下来的智慧又能有多少呢?

    又哪能知道如何应对?

    “食堂已经办不下去了是吧!

    虽然现在上面没有明面说要解散食堂,但食堂办不下去的确是一件事实,那么这样一来,地里的收成肯定是要分给所有人的,可是如果平均分的话,那些平日里努力干活的人又怎么会没有疙瘩,那些平日里偷懒的人又怎么会没有庆幸。

    下半年必须得私底下遵循按劳分配原则,记录每一家,每一个人干了多少活,然后根据那一家和那个人干活多少?按比例分粮。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稍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力!”

    就算是乔木,这时候也不敢提包产到户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只敢提前把工分制度提出来,虽然说比不上包产到户的诱惑,但是相比较于原先的绝对平均而言,这已经算是一个进步,并且有点诱惑了。

    如果下半年不在私底下偷偷进行按劳分配,依旧遵循原先的平均原则的话,那么恐怕原来偷懒的会继续更加偷懒,原来还稍微尽些心的,也会不愿意尽心,或者说不会像原先那样尽心努力干活。

    因为这种绝对平均原则,是极容易伤害真正努力干活的人的。

    累死累活种十亩地和轻轻松松种一分田的人最后得到的是一样的东西,谁又乐意去种那十亩地呢?

    “这……太婆,你这个按劳分配说的是真好啊,本来就该这样,做多少活拿多少东西,本该如此!

    不过,现在倒也不太好提这件事,还是等交完公粮再说吧!”

    乔复华听的不由拍掌叫好,这时候在很多人心里,那也都是认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也都是对所谓的平均分配感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