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浪行在川起狂澜

    第十七章--浪行在川起狂澜 (第2/3页)

得成熟稳重。作为起源之战的参与者之一,他算是舰队里资格较深的指挥官,也是出名的战略家。而张川澜则是五十多岁的年轻人,仍有年轻人的锐气,却不像巴拉那一样不谙世事。二者一人继承了德国总参谋部的策划速度,一人继承了中国兵家的奇谋鬼略,在舰队里是出名的智将。基本上各大战役都是由二人提出构想并安排实施的。不过上次马歇尔过于自大,加上联络不畅,未能与二人沟通。不然定不会遭此大败。

    通讯失灵也就是嘴上说说,卖马歇尔一个面子。二人心中如明镜一般,即便通讯完好无损,以马歇尔的个性也不会向二人讨教。现在他们担心的是第三舰队的指挥官,巴拉那。这位上任不久的指挥官资历尚浅,原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根本无任何资料能证明他的实力。二人与他均无深交。虽然绝密的资料库中有他的档案资料,不过就他的经历来看,还不足以成为舰队司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友军能力不明,岂能克敌制胜。喝完这杯茶,二人打算去拜会一下巴拉那。

    地球这边,马歇尔已经在引着儁参观地球的战舰和武器库。看得出来,儁的微笑和沉默只是出于礼貌,在他看来地球军事力量显然不值一哂。奈何马歇尔来自美国,炫耀武力的习惯恐怕已经渗透到基因里了。当马歇尔的一段从隐秘提词器念出来的长篇大论告一段落时,儁终于开口了:“在下有一事不明。你们的枪械小巧而安静,快速而精准。为什么还要设计光剑这种武器呢。”

    马歇尔对军事并不了解,不然也不会有昨日之败。儁的问题使他哑口无言,并不知道怎么回答。

    同一时间,埃里希也问了张川澜同样的问题。他指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在中国战场,冷兵器交锋的频率远高于欧洲战场。你们的骑兵使用马刀,步兵甚至有专门的大刀队。这其中固然存在着当时欧亚之间工业实力的差距,但你们对于冷兵器的喜爱,对于白刃战的喜爱,显然远高于欧洲人。在自动火器,机械化部队横行的欧洲,很少有冷兵器交锋的战斗。而且相对于刺刀,我们有工兵铲这一更加实用的利器。即便如此,我们德国军官仍随身携带一把佩剑,象征着军人的荣誉。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