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征途 第一百零七章 流光容易把人抛

    第二卷 征途 第一百零七章 流光容易把人抛 (第3/3页)

境最北,荒原之边,虽说二人马快,那也至少得两天行程,赵子寒和燕媚儿日夜兼程,第二天上午时分,二人已进入白城之南的一片连绵群山。

    在山中狭窄的官道上打马飞奔了大约两个时辰,便看到前面一座高山突兀,孤峰高耸,削壁千仞。

    堪堪走到绝壁之下,突然听到“哗哗”的流水之声,燕媚儿心中一喜,道:“前面似乎有条河?这敢情好,马儿都要口吐白沫了,正好可以放马饮水。”

    猛地朝马后摔了一鞭,“滴滴哒哒”地转过山头,便见一条宽阔的大河横亘的眼前,媚儿吃了一惊,想了想,回头望着赵子寒,说道:“记得书上说起过这条河,似乎是叫拦江?”

    赵子寒很快迎头赶了上来,朝前看了几看,接口道:“月满拦江,河水殇殇,正是名闻天下的潞州美景,这么大条河,可不正是拦江?”

    抬眼望去,河道甚为宽广,碧水涛涛,缓缓的水流在绝壁下突然转折,水势便湍急起来,轰隆隆的波涛势如奔马。

    河边上有一个渡口,恰在水势平缓处,正有三两条乌篷船儿懒洋洋停靠,行人并不多,几个艄公正在船边没精打采地抽着旱烟。

    乌篷船本是吴越之地的景致,小小的船儿寄托了泱泱江南数千年古老相传的旧思。

    窄窄的船身便于在弯曲的河道与小巷中穿行,用桐油淋浸过的竹篷总呈乌黑之色,正好遮挡烟雨江南的斜风细雨。

    青冥大劫之后,天地变得更为风雨无常,乌篷船便逐渐传入北地,南方却更多地使用宽大的平底木船,小小一只乌篷船,倒也印证着大陆数千年的变化与沧桑。

    顺着渡口往上望,堤边又有数栋小木屋,看起来似乎是酒肆茶坊,门边的遮阳布下摆了些四方小桌,有光头大汉和半老妇人围坐在那里闲谈,饮酒喝茶,说说笑笑地消遣着无尽的寂寞时光。

    此时阳光正骄,微微西风轻送,堤边柳枝儿轻摇,水中波光鳞鳞,看起来让人觉得世道安宁,岁月静好。

    赵子寒和媚儿正要催马走向渡口,前方猛地传来一阵竹筷敲击茶碗的响声:

    叮!叮叮!叮叮叮……

    清脆悦耳、节奏分明的敲击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诉说着旅人的望乡愁肠。

    明快的敲击声中,陡然响起一阵辽远悠长、略带沙哑而又撕心裂肺的歌声:

    公无渡河兮,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兮,

    其奈公何!

    这是一首上古时代的挽歌,专为渡河淹死的人而唱,歌词大意赵子寒也知道:

    叫你不要渡河呢,

    你非要渡河。

    这下死翘翘了吧,

    可拿你有什么办法!

    歌声高亢,转折之间流露出夸张的悲怆与刻意的悱恻之意,却又充满讽刺与讥诮,浓重的杀机一点也不曾掩饰……

    赵子寒听了半晌,感到这幸灾乐祸的声音有几分熟悉,歌声中不可遏止的杀意更让他的心里万分警惕。

    灵识中陡然传来霸道之极的威压,熟悉的味道传遍身心,立即让他明白过来是谁在那里装神弄鬼,顿时大吃一惊,几乎要跌下马来。

    怎么是…这个煞星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