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动机究竟为何

    第二百二十一章 动机究竟为何 (第2/3页)

    严语眉头一皱,正要说话,赵同龢却说出了他的心中所想:“只怕他不是不想来,而是来不了!”

    严语深表认同:“咱们得抓紧了……”

    赵同玄也意识到情势紧急,不再多说,点了两个人跟他一起留下来,保护洪大富和孟解放,其余人则跟在赵同龢身后,走出了屋子。

    蓑衣穿在身上,有着一股子干稻草的香气,但又总感觉有小虫子在背后爬来爬去,不过遮蔽风雨倒是效果不错。

    严语并不清楚八门的布局,只能跟在赵同龢等人的身后。

    村落的砂石路并不算太长,到了前面就是土路,因为连日大雨,早已泥泞不堪,赵同龢等人连布鞋都换了下来,此时穿的草鞋,也不怕打滑。

    严语原本穿着解放鞋,可出发之前还是换上了草鞋,否则还真的跟不上这群老家伙。

    走了约莫十来分钟,前面果真出现了一座土楼,严语本以为八门只是虚指,谁知道竟还真的存在着这么一座门楼!

    这门楼虽然是土楼,但历经沧桑,仿佛古代的关口城门一样,不过这城门却没有门扇。

    说来也奇怪,外头都是积水和泥泞,可门洞里头竟然是干燥的!

    这门楼就好似一处废弃千年的古迹,穿过这道门,就能够回到远古的时代一般。

    严语跟着走了进去,才发现门洞的壁上绘满了各种符文,用的都是砂石颜料,虽然岁月冲刷,却仍旧没有褪色。

    符文上涂抹着一些血迹,尚且新鲜,看起来虽像是随意挥洒,却又有种说不出的玄妙之感。

    赵同龢往前一看,脸色都是有些发白,而后竟热泪盈眶!

    “走!跟我走!”

    严语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也诧异,没来由生出一股子激动的情绪,却又不知为了哪般,只是跟着赵同龢,快速往前而去。

    返回到半路,赵同龢掐指一算,又折了一个弯,往后山方向走去。

    正如严语和洪大富等人早先探查的那般,后山都是倾泻下来的山洪,能走的路并不多。

    饶是如此,赵同龢还是领着众人,穿梭在雨林之中,也不多时,前头竟是出现了一个山洞!

    这山洞的洞口很是干燥,里头涌出一股闷热的气息,洞口的两侧堆砌着两座龙虎模样的镇兽,镇兽上挂着幡子,贴着的黄符已经被大雨冲刷,仅仅只剩下些许丹红的痕迹。

    赵同龢上前去摸了摸镇兽,脸色大变:“进!”

    嘴上这般说着,他将身上背着的道剑取了下来。

    将剑鞘留在了洞口外头,其他师叔也纷纷取出法器,个个如临大敌。

    严语也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他什么都没带,身上也就只有一条手电筒,那还是昨晚没放下,走得匆忙,才带过来的。

    洞里光线还可以,并没有太过昏暗,也不需要手电筒,倒是不知道光亮从何而来。

    众人往里头走了一段,便见得一人躺在地上,浑身是血,赶忙奔到了旁边来。

    “秦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