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西行

    第4章 西行 (第2/3页)

教授的右手,躬身点头,十分诚恳。

    “年轻人谬赞了。你们都不错,以后要是真有志报考我们江城大学的考古系,我可以给你们推荐。”

    王教授的话让刘向东,杜鹃笑眯眯的连声感激,在庞卫民和赵爱国看来他的话可能比空头支票还不可信些。

    一行人登上校车直奔江城火车站。

    王教授在校车上与庞卫民说了他们的行程计划,先坐火车抵达乌鲁木齐市,然后坐汽车库尔勒。这些安排庞卫民自然没有异议,王教授是这只队伍的领导,他不过是临时工而已。

    火车站到处都是扛着行李的人,虽然拖着大包小包,可火车一到站,他们立即蜂拥到验票口,通过后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扛着包冲向火车。

    七十年代还是绿皮的蒸汽机车,不但位置有限,连行李架,过道,走廊等一切都有限。若你慢了一步,别说座位了,就连火车你都上不了。

    赵爱国就是和一个眉清目秀的女乘务员闲聊了几句,最后挤不上去了,硬是从窗户爬进去的。

    江城到乌鲁木齐差不多有3500公里,蒸汽绿皮车足足跑了3天3夜才抵达沙依巴克区火车站。

    这一路闷罐车,庞卫民几个倒是没事,李萍和杜鹃就有些不好受了。火车上人叠人,脚都没地方放。最难堪的是上厕所,不但人多而且缺水,简易厕所里臭气熏天。

    “终于到了,你们几个没事吧。”王教授走下火车,笑着看向庞卫民几人。

    “切!这算什么,想当初我们在农村下乡,那茅厕还不如这个干净呢。”赵爱国拍了拍有些麻木的大腚子,伸了伸腰道。

    “怎么说我们都是年轻人,您老这么大年纪三天下来精神头依旧很足,我们这些晚辈不得不佩服。”刘向东也走了下来。

    庞卫民没有说话,心想这几年不见,刘向东的话聊功力又见涨,拍马屁都是悄无声息。在各种串联时,能说会道的刘向东可是红人,也迷倒过不少学妹。

    17人的考古队刚刚一走出火车站,只见一个维族打扮的红脸汉子几步疾走来到王教授面前,两人往前走了几步,相谈甚欢。隔得远了,庞卫民他们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庞卫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请的当地向导巴哈尔,他可是土生土长的维民,对罗布泊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有了他我们就不会迷路了。”王教授与红脸汉子聊了一会后,走向庞卫民。

    “巴哈尔大叔,从这里到罗布泊还有多远?”庞卫民与向导寒暄几句后,开门见山道。

    “从这个地方嘛,到库尔勒有500公里呢,再到若羌县500公里。王教授嘛,是老朋友,所以我才来到这里接你们呢。”巴哈尔声音十分洪亮,感觉此人应该是个爽快的汉子。

    接下来便是开始乘坐巴哈尔租来的大巴,一路上果然有边检,但是王教授有介绍信,所以他们一路绿灯通过。

    两天后,考古队终于抵达若羌县。庞卫民看过地图,这里离罗布泊还有三百多公里。

    “先在若羌县驻扎两日,这两天由我们考古队单独去几个上次遗留地点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