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太白晨曦 第六章 太白醉青莲

    第一卷 太白晨曦 第六章 太白醉青莲 (第2/3页)

出这绝对是好酒。

    “没有,远着呢,现在只是新蒸馏出来的酒,口感还不是很好,辛辣、冲口、酸涩、香暴,还有糟糠和新酒的臭味。还需要装在坛子里密封,让它变成老熟成酿后,酒的燥辣刺激感才会减小。那时候的酒才算真正的好酒,酒体柔和,香气协调,口味醇厚,余味悠长。”

    至于为什么会密封贮存后口感更好,作为现代穿越过来的曹奕自然是知晓的,无非就是白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改变了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组成和比例,从而提高了白酒的口感质量,保证了酒体的稳定性。但是让曹奕跟他们解释一番,你还得跟他们解释何为物理化学变化,何为微量成份,那就纯粹就是自讨苦吃。

    朱老和柳白卿闻着空气中的酒香,再听闻自家公子的描述,不由都吞咽了一口口水,恨不得马上就能喝到这种美酒。

    只有红袖小手把鼻子捂得紧紧的,晕乎乎的说:“公子,这酒烧一下为什么就这么烈呢?”

    “哈哈,红袖经你这么一说,这个过程啊,确实就叫烧酒,烧一下味道就很烈,所以又叫烧刀子,就像一把刀子插进喉咙一样,整个胸口都火辣辣的!”曹奕笑着摸了摸红袖的脑袋说道。

    “公子,这烧刀子的名字可不好听,要不公子再给他们想个好听点的名!”红袖笑嘻嘻的回应着,然后又弱弱的接了句:“公子,奴婢实在闻不得这个味,现在头都有点晕晕的……奴婢想先出去了……”

    “好了,朱老,你就按照今天的步骤进行蒸馏,切记酒头酒尾不要,都销毁掉,然后馏出来的酒身按照两个勾兑比例分坛密封存储,嗯,我想想,小清花度数较低的就叫‘太白醉’,二清花度数较高的就叫‘青莲’,就这么定了!”

    曹奕大手一挥,就这样把未来在大炎朝风靡全国,极受士大夫、才子佳人和皇亲国戚喜爱的绝世名酒的名字给定了下来!

    然后领着红袖就回自己的院子了,临走前告诉朱老接下来就全身心投入到酿制汾清,然后蒸馏烧制太白醉和青莲两种酒的工作之中,蒸馏出来的酒全部封坛储藏,第一批酒大概半个月就可以喝了,太白醉和青莲各拿出十三坛另有用处,其他全部都封藏起来,以备后用,当然,所有酒都一样,储藏越久,就越是美味。

    ……

    自那日蒸馏烧制后,曹奕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作息,又做了一次甩手掌柜,只是今日吃完早膳后,突然和红袖和柳白卿说要去外面走走,红袖和柳白卿虽然有些奇怪,但是还是去准备去了。

    街道上行人来往,车水马龙,曹奕就这么无所事事的转着,夫子庙,秦淮河、酒楼、热闹的街道、灯红酒绿的画舫、迎风飘扬的酒旗。

    就这么漫无目的的闲逛后,曹奕突然转头跟柳白卿说:“白卿,带我去江宁最好的酒楼。”

    “嗯?”柳白卿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随即点头应是。

    江宁作为前南唐国都,世家林立,加上本朝诸多达官显贵迁居此处,江宁城官宦诸多,但有些却隐贵多年,声名不显。但要说起江宁首富,却人尽兼知,非沈腾沈公莫属。沈家为江宁有名的织造世家,布帛精美,多年朝贡,后为大炎朝皇商,在江宁产业众多,除了垄断江宁大半布行外,夫子庙旁的酒楼、秦淮河中的画舫、江宁城外的良田,不胜凡举。

    这江宁城第一酒楼,自是沈家经营的庆丰楼,虽说是一座酒楼,但是由东、南、西、北、中五座楼宇组成,每座楼皆高三层,整体建筑高低起伏, 檐角交错,富丽堂皇,五座楼均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其中东楼为临街酒楼,屋顶由四个九脊殿(歇山式)、三十个翼角、十二条屋脊组成了整体屋面,建筑造型错综变化。进入东楼后,可穿过庭院空间进入中心楼。再由中心楼连通南楼、西楼和北楼,每座楼外均有彩楼欢门绣旗装点,其中西楼还可以倚栏俯瞰秦淮河碧波荡漾,水光潋滟,实在是可称得上名目胜境,掩映如画。

    曹奕带着红袖和柳白卿进入庆丰楼,被小厮一路引进西楼三楼处靠窗处,点了一桌招牌菜肴和两壶庆丰楼的镇店名酒——碧光,招呼红袖和柳白卿一起坐下。

    菜肴陆续上桌,红袖给曹奕和柳白卿各自斟满酒,曹奕端起酒杯,放在自己鼻子前用力嗅了嗅,喝进嘴里仔细品了品,比之上次府库拿出来喝的皇帝御赐美酒还稍许不如,这菜肴以一个现代穿越者的口味来看,也是稍显不尽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